《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日前发布。《方案》提出,要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
事实上,在此次方案出台前,AI已在上海制造业多个场景中落地应用。
位于上海金山的这个印染车间,每天处理约30吨面料。“印染”这道工序,最考究的就是颜色要精确。客户对于服饰的颜色总是在求新,而每次调配新色,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也要“试错”好几轮。
去年,一家同在上海的科技企业带着解决方案"找上门",一款“AI染整大脑”让颜色的纠偏变得简单。企业技术骨干说,有了“AI+”的解决方案,一次就可以配色成功。
也正因如此,现在一款面料从接到订单到进入批量生产的流程,从原来的2周缩短到了1周。
AI赋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路上,设备也变得聪明起来。比如,这家生产“五轴数控机床”的“工业母机”企业,关注到应用中最难、最繁琐的“工艺规划”。经过多年攻坚克难,一款自研的模型平台诞生。AI处理一些简单的工艺规划,已不在话下。如今加工一款零件时间从过去的按天算,变成了如今的按小时算。
事实上,“AI+制造”的实践,在上海已形成一定规模。但是,关键时刻怎么去“推一把”、让“AI+制造”走得更快、更稳,正是这次行动方案发布的初衷。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裘薇说,一旦把AI加入到整个生产的产品的设计、中试、研发包括供应链管理全链条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通过新链主企业打造标杆应用,带动它链上的小企业,能够做制造业的改造。
在刚刚结束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就发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应用的若干措施》,不到一月又发布《方案》,彰显上海建设人工智能高地的决心。
编辑: | 张蕴昆 |
责编: | 周缇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