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动员国民“捐资”还外债——昨天(2月5日),这条发端于蒙媒的国际新闻,让这个亚洲国家,被国际舆论重新 “呵呵”了一回。
上一回蒙古被国际舆论所“呵呵”,是去年12月21日——那一天,蒙古国外长蒙赫奥尔吉勒向中国明确表示:“即使通过宗教途径,本届政府将不再允许达赖进入蒙古国。”蒙赫奥尔吉勒向王毅外长表示:此举损害了蒙中关系,蒙方正为蒙中关系重回正轨,恢复有关对话作出积极努力。蒙方坚定支持一个中国政策,一贯认为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证明向中方认错是当真的,蒙外交部还开除了蒙古国驻日本使馆给达赖发放签证的领事(详情可参阅去年12月22日笔者为《看看新闻》“点兵”栏目撰写的《挪威和蒙古,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两块“样板 ”!》一文)。
蒙古动员国民“捐资”,事起今年3月初到期的一笔5.8亿美元的外债。两个债主分别是中国和拉加德女士掌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蒙古从中国版图上被分裂出去,是近现代中国积弱积贫酿出来的苦果之一。时至今日,蒙古依然是中俄美日地缘政治博弈的一枚棋子。5.8亿美元难倒蒙古这个“英雄汉”,系蒙古“国情”和投机取巧妙的外交政策惹的祸!
分享并思考一组蒙古的国情数据:人口312万人,国土175万平方公里,GDP120亿美元。蒙古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70%(GDP的七成为卖资源所得),在全部82亿美元对外贸易中,对华贸易占到近50亿美元。蒙古外债余额104亿美元,高峰时国家外汇储备也只有13亿美元,一旦与中国的贸易产生波动,蒙古经济不可能再次重现2011年增幅17.3%的“增长神话”!
外蒙内蒙本系一家亲,都系中华民族之其中一脉。蒙古与中国的恩怨情仇不说也罢,就说其对华政策的出尔反尔,在中国周边国家中堪称一绝。蒙古最近一次伤害中国核心利益,是去年11月23日达赖对蒙古的蹿访。
这一次,中国把蒙古的一意孤行视为六年前挪威对中国的一意孤行。中国采取了四条分量并不重的“小措施”:暂时切断中蒙官方各层级沟通与往来渠道;停止美元贷款计划实施;取消从中国出口的蒙古铜和煤的过境费优惠;减少蒙古煤炭和有色金属矿产的进口订单……
从达赖蹿访到向中方认错,蒙古用时不到一个月,实乃蒙古已经“痛”得不轻。从理论上讲,下月初到期的5.8亿美元外债,蒙古可以逾期拖欠甚至赖账,但蒙古不敢,否则蒙古的国家信用一旦破产,就甭想再引进外国资金。而蒙古的资源优势若缺乏外国的投资,不但不能变现,而且还是蒙古的“诅咒”!
于是,动员民众“捐资”还债成为现实选择。上月30日,蒙古经济学家奥索加拉夫·布乌克呼第一个捐款1亿图格里克(大约4万美元)、10匹马和1个金戒指。蒙古大呼拉尔(国会)的官员们紧随其后,其中一位议员“捐”了自己三个月工资。据蒙古英文日报《UB
POST》(笔者注:出于“去中国化”的阴暗心理,蒙古允许发行英文报纸而禁止发行中文报纸)的报道,按偿付外债计划,每个蒙古公民都必须参加捐款,捐款数额按年龄段划分,譬如8岁的孩子应捐1000图格里克(约0.4美元),30岁以下人士应捐2.2万图格里克(约9美元)等等。与此同时,蒙古正与中国和IMF“积极协商”债务的处置事宜……
中国大人大肚量,这是中华文明始终不灭之大智慧。置于今天的国际关系大框架下,这种大智慧服务于中华民族的大志向、大目标和大战略。因此,类似于蒙古的债务,中方不会将其作为逼蒙古就范的一次机会。故此,中蒙双方定会找到妥处到期债务的稳妥办法。当然,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让蒙古长点记性也是必须和必要的。至少从目前看,蒙古还得被继续“冻”上一个时期,倘若不“冻透”,很难长记性!
毋庸讳言,在中国还不是那么强大的年代,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经常脚踩两只船的并非只是个别国家。由于当年中国的反应强度受国力所限,这些国家慢慢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式,认为对中国的反应不用害怕,甚至认为在坚持“一中原则”等核心问题上,中国反而有求于外人,所以,偶尔出格一下,用不了半年,受损的双边关系即可恢复也。
好在时代在变,中国之变更是引领时代之变!蒙古的教训告诉其它小国,与中国打交道,当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若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前有挪威后有蒙古,是为镜鉴。
厉害了我的国!吾等军迷为祖国的腰杆越来越挺倍感自豪!
(编辑:陈佳雯)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