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热过了头?不!中国的马拉松还只是在路上
2016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即将于10月30日拉开大幕,今年赛事规模再扩大,3.8万跑友将共同享受这场体育盛会。作为全国跑步运动的重大赛事之一,上马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全民健康跑”的理念也越来越普及的同时,对于马拉松,或者说是“中国式马拉松”的质疑声也从未间断。
跑步明明又苦又累,究竟为何火了起来?
跑步,这项看似有些枯燥单调的运动,为何能让千千万万中国人上瘾般地迷上了它?又是什么,一个过去不是那么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未必爱跑步的社会,如今对马拉松有如此之大的热情呢?除了每一个热爱跑步的人都能说出的诸如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自我的挑战、实现突破的满足感等等理由,嘉宾曾朝恭表示,在他看来,跑步之所以能火起来,还跟经济发展有关。
上海大学田径队总教练曾朝恭
曾朝恭:美国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兴起跑步热潮,“跑步热”也就是GDP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会有一个爆发。其实从我国来看,到了现阶段的经济状况,我们所有的体育项目其实都在火,仅仅是马拉松可能更为表象一些。
跑马拉松,你在跟风吗?
人群总有“从众”的特点,喜欢一窝蜂的去做一些事,比如我们扎堆去考公务员,去考研究生,去炒股,去买房,去某处景点游玩,去抢购某件物品……很多时候仅仅是因为其他人都在干这件事儿。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全国大大小小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举办马拉松比赛,越来越多的人参加马拉松比赛,这里面难免有跟风之嫌。
吴洋:要说跟风之嫌的话,就看你是用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马拉松。首先,马拉松是一个全民的运动,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说从健康生活的角度,不管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只要你参与进去了,你就循序渐进的,会给身心带来一种更为积极的变化。那么我想这个就是不存在什么跟不跟风的质疑了。
跑步有益,但马拉松怎成危险游戏?
不可否认,长跑既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有效运动方式,也代表着一种正面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但是如果你认为马拉松只是跑步这么简单的话就大错特错了。随着近年来各地不断报道的“赛道猝死”事件,让马拉松比赛蒙上了一层“危险游戏”的面纱。
曾朝恭:猝死,这在很多运动中都会出现。只是马拉松在一个特定的,大家都很关注的情况下,出现这样一个例子,会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没必要将个案极端化。但是作为教练的角度,我还是希望大家有准备的去跑。毕竟跑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你平时能够一口气坚持10公里,那你去参加半马也许就可以了;如果你平时能跑个20公里,你再去参加全马,是有可能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还是是过于逞强。要科学的去训练,让自己真正有能力达到,必要时也要勇于退赛。
“中国式马拉松“背后,是商业驱动下的幕后推手?
有人说,由于跑步门槛低,所以马拉松比赛被幕后推手包装成了一个可以拥有庞大人群的"吸金"项目。除了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收入以外,跑步者添置装备等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一场经济盛宴正在徐徐展开。马拉松的兴起,是否存在幕后推手推波助澜呢?
吴洋:马拉松这项运动怎样叫过热呢?是赛事举办得多了吗?据说,美国一年大大小小的综合赛事,包括慈善性质的马拉松,一共有2000多场。而我们中国一年下来,才总共是200多场。与中国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从数字上来看,依旧与欧美相差甚远这也是很少了。所以从过热的角度来看,这仅仅是一些表象。
马拉松爱好者吴洋
而对是否存在幕后推手的质疑,曾朝恭老师则表现得更为乐观。
曾朝恭:据我了解,国内能够赚钱的马拉松也就两三个,其他马拉松都是亏钱的。而一项全民的健康运动,如果有一个积极的推手不是件好事吗?最终发展为全民健身,这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得益的。但是,我们现在缺的就是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在美国、日本,会有社会机构跟一些商业体系结合,来从事健康行业,包括马拉松的培训,综合的医疗服务,科学的训练体系等。我们确实这方面是缺的。所以我相信随着马拉松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我们逐步会完善这些体系。
(编辑:周杰)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