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幸运老头”朱老伯:上海养老的好事他都“集齐”了!|践行嘱托一年间

时讯

2019-11-04 13:47:06 新民晚报

在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截至去年底已达503万人,占34.4%,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户籍人口是银发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也超过81万人。尽管养老床位不断增加,但90%以上的上海老人还是在自己家中,在熟悉的社区安度晚年。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养老服务的提供也更为精准,加上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丰富多彩,居家养老变得越来越便利。开心享受每一天,正成为许多老人的日常。




日前,记者来到杨浦区殷行街道,探寻上海老人的幸福密码。

“60+”照顾“80+”

多亏有了长护险


明黄色的外墙,干净平整的地面,绿树掩映的健身道,簇新的休闲亭……位于杨浦区的市光四村三小区建成于1992年,是个典型的老公房小区,虽不高档,但宁静宜居。87岁的朱德芳老人1994年从黄浦区搬来,在这里已经住了25年。

图说:朱德芳老伯。刘歆 摄


朱老伯的家在7号楼的四楼,同样舒适温馨,64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巧妙装修成了三室,三代人各得其所,还留出了一个可以吃饭的过道厅。记者面前的朱老伯衣着整洁,一头银发,脸色红润。“现在,每天有护理员来家里照顾我;女儿不在家,也有老年餐送上门。最近我们这栋楼里还装上了电梯,天天可以上上下下。还有,养老金每年都增加。这日子,越过越开心!”他掰着手指说起这一年多来生活中的变化,脸上满是笑容。

朱德芳是上海机电设计院的退休干部,也是位“老克勒”,对生活质量十分讲究。以前身体好的时候,他经常组织小区的居民、老同事一起去周边城市旅游;他喜欢摄影,爱好读书、写作,自己整理了好几本“回忆录”。这几年,他的身体没有以前硬朗了。因为腰不好,他经常卧床,出行只能坐轮椅,平时生活全靠大女儿朱岚照顾。然而朱岚也已年过六旬,长年照顾老父亲,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说话间,门铃响了。一位身穿红色工作服的护理员走了进来。她是来自杨浦区优康护理站的护理员凤金芳。“朱伯伯,今天身体怎么样?来,给你擦擦身吧。”凤金芳熟练地为老人进行生活护理,还帮助他进行康复锻炼。

图说:护理员凤金芳帮助朱德芳进行康复锻炼。刘歆 摄


原来,去年初,长期护理保险在上海全面推开,朱德芳向街道提出了申请,经过进行统一照护需求评估后,被评为六级,可以享受每天一小时的照护服务,包括洗澡、擦身、洗衣、康复等。“我是‘60+’照顾‘80+’,现在还可以,今后怎么办?幸好有了长护险。”朱岚说,小凤阿姨来了之后,她轻松了很多。护理员是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老人很有经验。比如,有一次父亲摔在地上,她一个人拉不动,但护理员就可以把老人扶起来。

根据现有政策,长护险标准为65元一小时,老人只需支付6.5元,其余90%由医保基金统筹支付。所以,朱老伯享受每周7小时(每天一小时)的照护服务,每月自己只需花200来元。由于得到了专业照护,朱老伯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现在不仅可以站起来,还能甩掉拐杖走上几步呢。

装了电梯

楼里就没“悬空老人”了


“外公,走,我推你下去走走。”下午,外孙女推着朱老伯出了家门,按下门口电梯的按钮,把轮椅推进电梯,一会儿就从四楼到了一楼。电梯设计得很漂亮,“外壳”用了很多玻璃,有点像观光电梯,而且平层入户,特别方便。


“以前下不了楼!”朱德芳告诉记者。因为腿脚不便,他曾经几个月下不了楼,是不折不扣的“悬空老人”。

7号楼里老人多,都爬不动楼,大家早就想装电梯了,但以前加装电梯手续实在太繁琐。去年,看到所在的殷行街道也有了加装电梯成功的例子,居民受到鼓舞,开始筹划这件事,朱老伯积极响应。装电梯的费用需要大家分摊,他爽快出了自己的一份。区里、街道全力支持,帮他们解决了许多困难。今年9月26日,7号楼举行了电梯竣工仪式。“现在,阿拉这幢楼没有‘悬空老人’了。”朱老伯高兴地说。

市光四村三居委党总支书记盛娟告诉记者,7号楼成功装上电梯,产生了示范效应,隔壁8号楼已经提交申请,正在走流程,另外,5号楼也在筹备中。



“老朱,来亭子里坐一歇!”“朱伯伯,今天气色老好的。”小区花园的休闲亭里,几位老邻居见到朱德芳,热情地招呼着。

这个长方形的休闲亭是刚刚改建好的,大概七八十平方米,木质的顶棚和栏杆十分结实,新漆的暗红色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椅子也是新的。几位老伯伯围着小方桌下棋,旁边放着保温杯,几位阿姨在边织毛衣边聊家常。

盛娟告诉记者,这个亭子是小区建成时就有的。小区老人多,在这里下下棋、打打牌、聊聊天,就不寂寞了。他们不光谈天说地,有时候还讲讲国家大事呢。天气好的时候,亭子里会有五六十个人,堪称小区居民身边的“老年活动室”。时间久了,亭子和里面的椅子都破损了。最近,居委会向街道提出申请,街道用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亭子进行了改建。“新亭子很漂亮,遮风挡雨,椅子舒服,阿拉喜欢。”一位老人说。

图说:家人搀扶着朱德芳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刘歆 摄


在小区里兜了几圈,外孙女推着朱德芳回家了。“朱伯伯福气好,小辈孝顺!”邻居们还说出了一个老人的幸福密码。的确,朱老伯的另外一个儿子、女儿也经常来看他,他们每次来,一家人就会到周边饭店小聚。小女儿还会接父亲和姐姐去浦东的家里住上一阵子,今年4月还带他去锦溪小镇旅游呢。外孙女对他也很关心,老人睡觉时要开着灯,她总是等外公入睡后,再轻手轻脚地把灯关上。

环境熟悉

老人开心过好每一天


朱德芳是殷行街道6.09万名60岁以上的老人中的一位。殷行街道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大的街道,户籍人口13.64万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44.6%。街道服务办副主任季君告诉记者,街道有养老机构13家,养老床位2040张,另外,还有2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个社区老年活动室。对于老年人需求最大的助餐,街道开设了9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每天为950位老人提供助餐。而整个街道,像朱德芳这样,居家享受长护险护理的老人约有6200多人,加上在养老院享受长护险的,达8200多人!

图说:老人在殷行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内锻炼。网络图


殷行街道也是上海数百个街镇的缩影。为了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环境里过好每一天,上海的基层社区工作者付出了大量努力。就拿盛娟来说,她所在的居委总共1283户、2800个居民,老人就超过了1000个。居委会为老服务方面的工作包括: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长护险咨询;接受老人助餐订餐;平时带着志愿者上门问候老人,帮老人检查用电用气;重阳节发重阳糕,端午节包粽子;出借轮椅;甚至还在每户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的门上贴上一张配有图案的“出门口诀”:钥匙带好了吗?电器都关好了吗?水龙头关好了没有?煤气阀门关好了吗?


图说: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实惠的健康营养餐。网络图


告别朱老伯,走在小区里,秋日的阳光暖洋洋的,空气里还有丝丝晚桂的香气……在这个上海普普通通的老小区里,朱德芳三代人的笑颜、邻居们聊不完的家常话,不正是“岁月静好”四个字的写照吗?

共享“乐龄”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暮年是生命的必经过程,但老龄也可以千姿百态。

事实上,数百万60岁以上的上海人,正在享受他们的“乐龄”。你看,非节假日国内国外旅游的,大多是老人;在户外健身、跳舞、一展歌喉的,银发一族居多;新开了大卖场,率先尝鲜的是老人;微信、网购、刷抖音,他们毫不落伍。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在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支援新疆的银龄行动,每次报名都爆满;社区活动,他们热情高涨,不少志愿者已年过七旬……

幸福的晚年生活,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它们关乎一个生命的生理需求和精神诉求,政府、社会、家庭各有其责任,缺一不可。在各方支持下,上海的老人堪称积极老龄化的典范。

上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长寿之城”。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657人。根据长寿地区的代表性指标——每10万人中有百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7人,上海2010年就达到该指标,2018年这项指标已达17.2人。

让我们城市的寿星更多、老年人的笑容更多,同时,也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不竭生机和活力,这是上海的不懈追求。

(新民眼工作室 邵宁 鲁哲)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15
暴雨致丹巴路积水 目前已处置完毕
看呀STV2天前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3天前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3天前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3天前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3天前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