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1天捞1吨死鱼 无序放生是“行善”还是“作恶”?

2024-09-13 08:10:07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彭晓燕  阮丽  陈昱卉

上海苏州河42公里岸线贯通后,水面干净,岸线优美,深受市民喜爱,也由此吸引了不少人专程到这里放生。可实际情况是,苏州河多次因大量死鱼登上热搜,今年还创下了1天捞出1吨死鱼的新纪录。近日,记者跟随保洁船,从苏州河周家桥基地出发,开启到江宁路桥一段的保洁作业,没过多久保洁人员打捞起来的一半都是死鱼,有鳗鱼、鲫鱼、鲤鱼等等,最大的十几斤重,船上恶臭难闻。



苏州河内为何会有那么多的死鱼呢?据上海水域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苏州河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不少死鱼都是市民放生的。他还告诉记者,虽然相关部门曾专门联合发文规范公共水域放生活动,但每到节日前后两三天,就有人来这里进行祈福放生。



市民放生鱼虾,本意是为自己祈福,但是这些放生的鱼虾有一半最后都是死掉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苏州河保洁长度为24.78公里,每天有3条船同时作业。随着放生祈福的人越来越多,清捞难度逐年增大。今年到目前为止,已清捞死鱼达7.5吨,最多的一天打捞量达到1吨左右。预计到年底将要超过去年的7.9吨。


很多市民放生是为了祈福,初衷虽好,但不少人放生的随意性太强,不考虑生态后果,最终也违背了放生的初衷,甚至还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首先,放生的鱼类可能携带病原体,影响本地鱼类的生存,而且还可能与本地物种竞争食物和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给水域内的其他生物带来灭顶之灾。甚至有时候,被放生的物种本身,在陌生的水域环境中也难以生存,导致放生最终变成杀生。此外,一旦被放生的动物大量死亡,腐烂后会释放氨、氮等有害物质,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影响到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



近年来,盲目、无序放生事件频频发生。2020年12月,江苏常州一女子徐某为给亲友祈福,购买了2.5万斤鲇鱼,共花费9.04万元,随后在当地长荡湖偷偷放生,结果出现大量死亡,渔政部门耗费10天,才完成打捞。徐某遭到起诉后,法院宣判徐某连带承担3.5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以及5000元惩罚性赔偿金。2022年8月,多地发现入侵物种鳄雀鳝被市民放生,在江苏泰州甚至还出现小区水池内放生的鳄雀鳝咬伤男童3根手指的伤人事件。



那么,怎样的放生才是科学合理,合法合规的呢?无序放生者是否会遭到处罚?根据现有的《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并没有将放生行为纳入禁止行为,因此,也不能对无序放生作出处罚。不过,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相关问题的紧迫性,市农委表示,将与相关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推进后续《条例》的修订完善。去年,市农委也牵头发布了规范放生活动的《意见》,明确放生的种类、数量、地点等都要报告并接受监督。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放生”一词,文件中指出要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涉及水域、陆地等多种自然环境,要求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再加上部分放生者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选择在夜间或偏远地区进行放生,更加剧了监管难度。



为什么放生容易造成鱼类死亡、怎么样的放生才是科学合理的、无序的放生能否制止?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何鑫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民间动物放生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人们是希望动物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大自然中生存。但如果不规范不科学地放生,可能事与愿违,放生鱼类很多是人工饲养的,并不具备在野外生存的能力,这些鱼类被投入到新的环境很难适应,极有可能会导致这些被放生的鱼类死亡,也可能增加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可以说,每一次无序放生的背后,都隐藏着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威胁。


何鑫表示,面对这一难题,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其紧迫性,并试图通过加强执法力度来规范放生行为。不过,放生行为本身跨越多个行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可能涉及水域、陆地等多种自然环境,所以还需环保、市容城管、农业、园林、林草等多个职能部门协同合作,才有可能从根源上去避免无序放生这样的情况进一步发生。


编辑: 阮丽 陈昱卉
责编: 彭晓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放生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天前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3天前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3天前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3天前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3:17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环球交叉点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09
梨泰院踩踏调查公布 与尹锡悦搬出青瓦台有关
时讯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00:17
郑丽文细数“九二共识”优点:民进党不肯面对现实
时讯2025/10/22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22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025/10/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