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透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英国设计师的“上海情缘”

2025-08-25 21:50:1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吴骥 邢颖

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生活、学习和工作。这其中有不少人主动融入了这座城市,也在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让这座城市越变越美好。最近,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发现了一个在上海工作、生活的英国景观设计师,他更新的每条动态几乎都和上海的公园、绿地、河流有关,最近他正沉迷浦东川杨河,这是为什么呢?



李程,英国人,但在他的社交媒体上,最新的几条动态却都是“沉迷川杨河”。我知道的是,他作为景观专家正在参与川杨河沿线景观提升项目,我不知道的是,为什么他如此沉迷?



约他见面,李程把地点定在了川杨河畔的上南公园。这是我第一次来这个公园,但这个英国人却已数不清来了多少次。“我总是会为这些场景着迷——尤其是这些老年居民如何利用公共空间,还有他们那多么美妙的歌声。”



李程对中国老百姓的市井生活津津乐道,他带我来到一个桥洞前,几十个中老年人正在快乐起舞。


李程说,在英国,很难见到这样的场景。他还给这里取了个名字:川杨舞厅。“他们可能需要更平整的地面跳舞、需要夜间照明,或许还需要一些座椅休息。”他指着桥洞解释道,“这是一个很妙的空间——能遮阳避雨,还不扰民,因为附近没有住宅。”


公共空间,意味着会各种群体都能来使用,如何从设计上就能满足多方需求,是设计师要面对的核心课题。我们需要平衡音量,有时要通过空间设计实现相对密闭的效果,比如利用树木或降噪手段来控制声音。



李程从2023年开始,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到后来还会征集设计意见,每次都会等来好几百条评论,有的网友还会提出非常具体的建议:比如希望河岸草坪能保留斜坡,希望保留老树,希望有直饮水等等…李程还会给一些认真的评论点赞或是留言表达赞同。李程说,自己很认同一句话: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群众参与设计,他们才会产生归属感。这不仅能避免未来矛盾,也更有可能做出真正符合大家期待的空间。”



除了空间设计,这个英国文艺男中年,还会为川杨河拍照、画画,甚至写歌。“当我第一眼见到川杨河时,我不禁感叹:“这真是绝美的风景,如此特别!”正是这份触动让我萌生了为它写歌的念头,于是有了《蓝色川杨河》。在我看来,这条河是属于本地居民的宝藏,而如何让它更好地惠及居民、更加宜人、生态友好且让人放松,正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他把歌放在社交媒体上,有人说,改造完后,李程可以索性在河边开个演唱会,因为他甚至还不止给上海的这一条河写过歌。



金桥碧云绿地的涟动公园,李程也曾作为景观设计师参与建设,他为流经此处的张家浜也写了一首歌,名为“土地治愈者”。“为上海人打造一片治愈之地——这是我设计涟动公园的初心。”


李程说,作为景观设计师,我们画的每一条线都应该是为了治愈,他所做的就是为自然、为人类和人们的共同未来建造公园。 作为一名设计师,李程的足迹曾遍布多国,但他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四年,他的子女也在这里长大成人。他说,这座城市教会他最重要的是“倾听、理解,然后接受,甚至享受,最终与这里的文化共鸣。”



网友的留言里,有个词出现频率很高:期待。从中心城区最大绿地碧云绿地,到沪派江南的金山新元村,李程也在期待,期待一个越来越好的上海。“上海的变化太快了——过去十年里,城市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如今能生活在上海,让我感到非常舒适。”正如他在歌中所唱:蓝色线条般的川杨河,此心安处便是故乡。“Bringing back the blue, Blue line Chuanyang River, at home now。”


正是因为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基因,让不少像李程这样的外国友人选择来到上海工作与生活,而在这过程中,他们与上海这座城市的羁绊不断加深,连接也更为紧密。李程的作品不仅在塑造城市肌理,也在倾听市民心声,这份跨越文化的交融,正是上海城市温度的生动注脚:开放、融合,并且始终与人共生。

编辑: 张予洋
视频编辑: 朱玲敏
摄像: 沈曦车秉键
责编: 李吟涛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李程城市编辑描述图片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37
在世最长寿老人迎来116岁生日 “心态好很重要”
时讯2025/08/22
00:45
父婴室 不新鲜 上海早就有啦
看呀STV2025/08/22
00:35
见到“中天小姐姐” 96岁北京奶奶温情招待
时讯2025/08/22
00:08
世运会点火太绝了!火炬手徐露:鼓点心跳同步了
时讯2025/08/08
00:57
00后上班整活 超绝松弛感!
看呀STV2025/07/29
01:55
下一站|市民夜校藏着成年人的快乐密码
下一站2025/07/27
01:16
公园KTV 凭什么抢走我的安静
看呀STV2025/07/14
00:11
甲亢哥被问“去过最棒的国家” 脱口而出中国!
时讯2025/07/10
01:59
还记得漫展最初的样子吗?
影像上海2025/07/10
04:48
在上海 安居并创作
时讯2025/07/08
02:43
下一站|当办公室变成游乐场,在城市里找点乐子
下一站2025/06/28
外摆线上申请 上海拟推广沿街商铺码提升烟火气
看呀STV2025/06/23
01:57
七旬老伯深陷“共富”陷阱,反劝民警别怀疑政策
案件聚焦2025/06/21
01:18
独家专访陈可辛:很幸运在虹口找到我的拍摄乐园
看呀STV2025/06/21
05:28
【玉置晋太郎】不爱泡澡!魔都人都是淋浴王?
SMG中日新视界2025/06/12
01:27
南北高架转卢浦大桥 这么走更快!
看呀STV2025/06/06
04:45
高校类:十佳作品-《屏幕里的四十年》
看看直播2025/06/05
03:10
想提高孩子免疫力,儿科医生推荐这三个方法
名医话养生·快闪医院2025/06/05
00:50
阿根廷姑娘在沪免费献唱 用热爱治愈听众
夜线约见2025/06/04
03:37
让“老房子”变“好房子”上海持续推进旧房改造
时讯2025/05/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