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一些 无人继承或继承人放弃继承时遗产处理的难题,《民法典》首次明确了民政部门可以成为“遗产管理人”。但在实际操作中,已故之人的财产要一一查明,绝非一件容易的事,遗产管理人会遇上怎样的困难?又会如何来破题呢?
“去了解一下这个当事人一个大概的家庭情况,理清他的所有财产。”普陀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管理中心的陈燕,这段时间一直在派出所、居委会、婚登所间奔走着。80后张某因病去世,因无继承人也没有遗嘱,他的姨妈表示平时对其有所照顾,希望能分得部分遗产。作为张某的遗产管理人,陈燕必须搞清楚张某生前的具体情况,来作为姨妈参与遗产分配的依据。
“(需要)这四个年份的(档案)。”
“如果你要的人不在里面的话,就要去档案室(调取)。”
进入民政系统仅一年时间,但陈燕接传票、当“被告”、履行遗产管理人的职责,这已经是第四回了。从最初的惊讶到如今的平常心,她深知这份新职责的分量:“第一步就是根据法院提供的材料,去核实死亡当事人的法定继承人情况。”
2023年,市高院和市民政局联合发文,明确通过民事诉讼方式来指定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两个月后,市民政局又出台了一份工作指引,让初挑重担的遗产管理人们有了初步的行动参考。上海市民政局区划基层处副处长应晶晶介绍:“(明确履职)具体要做哪些事情以及每一步该怎么做。在查清逝者财产之后,遗产管理人必须制作遗产清单,这份遗产清单具体要写些什么内容。”
作为遗产管理人,查清已去世当事人的财产是不可跳过的一步。但实际操作中,这对于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却没那么容易。“查清一个人的资产情况非常困难,”徐汇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赵晓冰坦言,“每做一次遗产调查,都要跑多个部门,时间长、程序复杂。”浦东新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杨慧珊补充道:“债权关系、聊天记录信息等证据的真实性认定,对民政部门来说也有困难。”
根据来自一线的反馈,上海快速反应,为遗产管理人的操作细则打补丁。去年底,市里出台了一份新的工作意见,明确各区民政局可以委托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依法查询被继承人生前的财产信息,由该中心开展核查并出具报告。
“我们向市政府请示,将遗产管理人查询纳入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应晶晶解释,“经过法定流程获得授权,才能查清逝者遗产。”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李尚伟评价道:“上海在解决民政部门查询财产难题上,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此,遗产管理人陈燕 向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提出申请,希望能对张某生前包括房产在内的11项内容进行核查。
“财产类查询主要有房产、金融信息、车辆、企业信息等,”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核对出证部工作人员姜臻介绍。而主管刘晓燕强调说:“核查对象特殊,是已身故者。需特别关注如养老金、医保、公积金余额等原先‘冻结’的财产。”
就在最近,陈燕拿到了张某的经济状况核对报告,罗列有包括房产、银行余额等明细,陈燕可以据此进行后续的遗产清单细化等工作。普陀区民政局代理律师许文茗补充道:“包括房屋内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件物品,也需清点载入清单。”
目前,张某的遗产案,正在等待第二次上诉判决。每一位像陈燕一样的民政工作人员,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背负起“遗产管理人”这个新职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思路,希望为那些“尚在路上”的案子,铺平道路。
“尽最大努力去把所有线索捋清楚。”普陀区民政局基层社会事务科副科长陈梦楚道出了团队的心声。对陈燕而言,这份工作的意义在于,尽最大所能保护每一位公民的财产不受损失,尽量按其意愿公平分配财产。
目前,上海将查询无人继承遗产事项纳入居民经济状况核对,这一项创新机制为遗产管理人履职中,财产清查难提供了解题思路。下一步,民政部门仍在积极探索,希望能够通过全国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的信息补充,对被继承人外地财产进行梳理,同时畅通第三方支付平台资产情况核查,希望能够在遗产管理人履职清查遗产方面,继续优化流程。
编辑: | 朱玲敏张予洋 |
责编: | 虞之青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