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中美已经就关税谈了三轮。
中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底气和勇气,让美国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盘外招”来了。
当地时间9月10日,墨西哥政府正式提交关税改革提案,计划对源自中国等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的近1400种商品加征关税,最高税率达50%。
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墨西哥此前“不在中美间选边站”的立场表态,更将中墨经贸关系推向十字路口。
被逼无奈还是另有所图
根据这份提案,此次关税调整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实属罕见,涵盖汽车、纺织品、塑料、钢铁、服装、玩具、鞋类、家具、纸张、玻璃等多个民生与工业核心领域。
同为全球南方国家重要成员,中墨经贸合作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典范,而且2022年中墨双边贸易额就已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那么,墨西哥为何突然对中国举起关税大棒呢?
尽管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多次表态“绝不在中美间选边站”,但9月3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专程抵达墨西哥,与辛鲍姆举行闭门会谈后,风向变了。
仅一天后,辛鲍姆便在每日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表示,墨西哥正考虑对“未签订贸易协定的国家”征收关税,并指名道姓“中国是其中之一”。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近年来正在推动“近岸外包”战略,鼓励企业将生产线从亚洲转移至墨西哥等邻近国家。
2023年上半年,墨西哥对美出口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这一“替代中国”的战略定位,客观上要求墨西哥在经济上与中国保持距离。
加上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植入的“毒丸条款”——限制成员国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墨西哥的对华政策自主性实际上已被大幅压缩。
墨西哥地缘战略学者卡洛斯·埃雷拉似乎一语道破天机:“墨西哥正面临现代史上最复杂的地缘经济选择:一方面需要维持与中国的重要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不能违背北方邻国的战略利益。在这种夹缝中,任何决策都将是痛苦且不完美的”。
关税“包围圈”
继此前被曝施压欧盟对中印加征100%次级关税后,英国《金融时报》9月11日援引四位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又将向G7国家施压,要求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中国和印度大幅加征关税。
有意思的是,这场看似要动真格的关税大战,最后卡在了“谁先出手”这个尴尬问题上。从欧盟那边透出来的消息,美方拍着胸脯说,欧盟要是敢先对中印征税,美国绝不含糊,立马跟上。可欧盟这边也不傻,直接把话挑明了——要是美国不跟我们一起行动,就凭我们自己,肯定不会单独干这事儿。
忽然想到了四个字,色厉内荏。
说到底,这场关税博弈越来越像一场“看谁先眨眼”的游戏,可目前看来,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谁都不愿第一个迈出那步险棋。
但还是有人出于种种原因,甘当“出头鸟”。
好言相劝,三思而后行
针对墨西哥的举动,中国外交部话虽然说得委婉客气,但也说得很清楚——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以各种名目对华设限、损害中方正当权益。
如果说外交部的话说得客气,那么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的回应就直白多了:墨方任何的单边加税举动,即便是在世贸规则框架内,都会被认为是对单边霸凌主义的绥靖与妥协。
有关措施一旦落地,不仅会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贸易伙伴的利益,也会严重影响墨营商环境的确定性,降低企业对墨投资的信心。中墨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方不愿看到双方经贸合作因此受到影响,希望墨方慎之又慎,三思后行。
听到了吧,墨西哥要慎之又慎,三思后行啊!反正该劝的劝了,该说的也说了,就看墨西哥怎么做了,有一点,中国绝不是好捏的软柿子!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