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第一缕阳光洒落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空,照亮现代医学文明的交响,也映衬出这座百年老院的经典回声。作为全国建院最早的综合性医院之一,这里既承载了无数生命的希望,也亲历了时代的变迁。如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建筑为语言,用实际行动诠释医院文化的深厚内涵与时代魅力。
院长郑兴东谈到医院的建设理念时指出:“我们秉承《考工记》所提出的四大要素——天时、地气、工巧、材美,致力于打造一座镌刻城市肌理、彰显市一特色、勇立改革潮头的,有灵魂、有温度、可阅读的百年经典。”
百年回眸,历史足迹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建于1864年,前身为公济医院。院史馆中珍藏的一张老照片,记录下了医院最初的位置——位于法租界外滩边的一栋四层楼房,即如今的中山东二路22号。这栋建筑与周边景致一起,重现了19世纪末上海外滩的历史风貌。
原院长林淑琼回忆道:“我在1984年4月至1994年9月担任院长期间,医院总部位于北苏州路190号,门诊部则设在苏州河附近的河滨大楼,面积2000多平方米。”
位于天潼路北苏州路190号的红楼,是医院于1920年扩建的东楼。这座西式红砖建筑如今已成为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风采依旧。北苏州路410号的河滨大楼,在1959至1996年间作为医院门诊部使用,如今仍作为学生宿舍继续发挥作用。而虹口区武进路85号,自1960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入以来,便在不断拓展成长,拥抱着时代的发展。
双院辉映,现代新篇
目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拥有虹口与松江两大院区。郑兴东院长表示:“在院区建设上,我们坚持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理念是让医院‘走进去像公园,住进去像宾馆’。”
北部院区坐落于上海虹口,地处“上海之心”,毗邻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其建筑风格定位为现代欧式。郑院长解释:“虹口历史悠久,周边欧式建筑众多。为镌刻城市肌理,我们选择现代欧式风格,并打造‘无围墙医院’,拉近与市民的距离,传递亲切与开放。”
南部院区则位于“上海之根”松江,与广富林遗址、醉白池公园、G60科创云廊、松江大学城等建筑和谐共生。郑兴东介绍,松江作为现代化新城,院区建筑确立为现代风格。门诊楼像一座“航空港”,象征海纳百川的胸怀;
一期病房大楼如“翻开的书本”,寓意持续学习、终身进步;楼顶的国际会议与远程诊疗中心彰显世界格局;行政与会务中心的尖顶设计,代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这里以“南森林”为理念,借二期工程的拓展打造出“森林式”景观,融合自然灵性,绘就生机盎然的医院画卷。临床研究院大楼正面的DNA链条图案,寓意探寻生命的奥秘、破译疾病的密码,也象征着科研之路的曲折与美丽,如蜿蜒山路、婀娜身姿、奔流江河或不熄火炬,传递出科研工作者需拥有的激情与坚持。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让建筑可阅读、让关怀可感知,这不仅是一座医院,更是一部有灵魂、有温度、有内涵的百年经典。它正以实际行动,镌刻出中国医院建筑的新样本。
编辑: | 赵清 |
责编: | 刘俊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