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防一热一凉伤脾胃,这样吃解暑又养生
2025-09-05 10:31:09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在立秋之后、处暑之前的二十几天,气温往往会出现短期回热,呈现早晚凉快而午间炎热的特征,一天中的温差甚至可以达到10多度,因此被民间俗称为“秋老虎”。在此时,我们尤其要警惕“阴暑”和“阳暑”的夹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一科主任医师朱凌宇表示三步调理法 助你安稳度秋
1.日常防护
想要预防“阴阳暑”对我们的脾胃造成伤害,平时生活中的饮食、起居等都要注意调理。
在饮食上,我们首先要重点忌口生冷食物,如冰饮料、冰激凌、冰镇后的水果等,最容易损伤脾阳;另外炸物、甜食等也会助湿生热,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可以多吃健脾利湿的食材如茯苓、薏米、冬瓜等。
在起居上,开空调建议遵守“冬20夏26”的原则,夏季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防止低温环境导致脾阳受损。
2.穴位按摩
每日按揉以下穴位三到五分钟,有助于清暑益气、健脾化湿。
大椎穴:颈椎和胸椎交界的地方,低头时颈后突起最高处下方的凹陷。按摩有助于清热泻火,化解因暑气引起的发热、头痛等。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配合大椎穴按摩,能增强解暑的作用。
中脘穴:在肚脐正上方4寸(约五横指)。能健脾和胃,缓解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
3.运动调气
八段锦中的“摇头摆尾去心火”有助于清余热、调气机,帮我们排出湿气,具体动作如下:
保持低马步姿势,重心下沉。以腰胯为轴心,臀部向一侧、后方、另一侧、前方划一个水平大圆。在转胯的同时,头部随身体的转动方向做反向绕圈,使整个身体做缓慢的扭转。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东方卫视每周一至周五17:00播出的《名医话养生·快闪医院》。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