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坊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这玩意能烧成这样?上海居民报警!很多人用错…

2025-09-12 21:01:09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张琦

9月6日

家住静安区的居民王先生

遭遇了惊险时刻

家中的微波炉在制作辅食时突然起火

厨房内出现明火,浓烟阵阵

王先生自己也一时慌了神

赶紧拨打了报警电话

情况紧急,民警接报后

迅速赶到了现场处置


“你们家烧的啊?

是因为什么东西烧起来的?

还在烧啊?

灭火器,灭火器,灭火器!快点!”

民警赶到时

厨房内的微波炉火势正旺

并冒出阵阵浓烟


“煤气关掉,看也看不见,现在很危险,先出去!人先出来, 先出来”,发生火情的住户位于一栋居住密度高、结构老旧的砖混住宅楼内,厨房中还存放有食用油等易燃物品,火势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民警一边灭火,一边组织楼内居民疏散。


民警找来灭火器对准起火点展开扑救,火情很快得到控制,并未造成严重损失或人员受伤,也未蔓延至其他住户。之后,消防员也赶到现场,作进一步处置和检查。


据了解,着火点系居民家中厨房微波炉,微波炉中是是给小朋友的辅食,疑似使用微波炉时间较长,导致塑料材质的容器燃烧起来。


小坊提醒:

有些普通塑料容器

不能放入微波炉中使用

↓↓↓

常见的装汽水的塑料瓶、快餐盒的材质一般为PETE(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和 PS(聚苯乙烯),这两种塑料制品都不能放进微波炉中,因为高温会使其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使用PP(聚丙烯)制作的餐具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微波炉餐盒,盒体以PP制造,但盒盖却以不耐高温的PETE制造,在使用时要仔细区分。


保鲜膜也是塑料,通常为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温时LDPE会产生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析出到食物里,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此外,还有这些东西

不能放进微波炉加热!


纸质包装

任何纸质物品都不应放入微波炉中,纸制品过热可能着火,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奶茶咖啡热饮杯主要材质为纸质(外层纸浆+内层PE或PLA淋膜),这种材质加热可能会析出有害物质。

金属包装

微波具有反射性,碰到金属会被反射,无法穿透金属容器对食物进行加热;而且微波会与金属容器产生电火花,严重的还会引发火灾。


比较常见的金属容器有:不锈钢碗、保温杯、搪瓷餐具、铁盘、烧烤架等。带有锡纸托的蛋挞、牛奶也不能在微波炉内加热。


还有带金属镶边、金属装饰、描金花纹或者其他金属元素的玻璃、陶瓷容器也不可以放入微波炉。

耐热性差的玻璃制品

非微晶玻璃、硼硅酸(高硼硅)玻璃、氧化钛结晶玻璃的容器,耐热性差,不能放进微波炉使用,容易裂开。如雕花玻璃、强化玻璃、水晶玻璃的玻璃器皿。

有外壳和薄膜的食物

加热过程中,带有外壳和薄膜的食物中的蒸汽会因阻挡无处可散,内部压强增高,非常容易导致外壳及薄膜破裂,从而引发爆炸。


鸡蛋作为微波炉错误使用的重灾区,隔三差五就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网友吐槽用微波炉热鸡蛋结果炸了的消息(当然,鸭蛋、鹌鹑蛋…也不行)。


除了鸡蛋,带有肠衣的烤肠、板栗也不适宜在微波炉内加热。


如果一定要尝试,需要在加热前先在外皮上划几道口子,给蒸汽预留出散发的空间。

水分含量低、油脂含量高的食物

水分含量低、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在加热时,会由于食物的各部分瞬时获得热量而升温,容易烧焦产生苯并芘、杂环胺和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也存在炸裂的危险(此处可以回想一下加热烤串、五花肉时微波炉里噼里啪啦的声音)。


吃剩下的烤串、五花肉、腊肠、牛肉干、小鱼干,以及其他既干燥脂肪又高的食物尽量不要直接放进微波炉加热。



速速转发文章提醒身边人

切勿因一时疏忽

将方便变成麻烦!


编辑: 许露露
视频编辑: 康家辉
摄像: 任超、朱一江
责编: 金莹莹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火灾民警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3天前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3天前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0:09
梨泰院踩踏调查公布 与尹锡悦搬出青瓦台有关
时讯2025/10/23
已立案!上海一美发店老板抓狂!室内成“养鱼塘”
新闻坊2025/10/22
00:17
郑丽文细数“九二共识”优点:民进党不肯面对现实
时讯2025/10/22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22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025/10/22
00:07
大学生在柬被虐待身亡 韩官员将其骨灰盒接回国
时讯2025/10/21
00:29
非机动车闯红灯 “鬼探头”撞车警方判定无争议
看呀STV2025/10/21
00:09
南宁一小区惊现“跑酷猴”飞檐走壁 正在诱捕中
时讯2025/10/16
高温回归!有人忍无可忍:家里51℃!这事太荒唐
新闻坊2025/09/24
“怕都怕死了” 上海这家人吓懵,半个客厅被砸烂!
新闻坊2025/09/23
00:08
台出租屋现新生女婴 租客谎称“网友生的”被识破
时讯2025/08/24
01:06
上海女子卧室墙上惊现3个洞,正对着床…
新闻坊2025/08/22
00:52
离谱!男子在小区花坛挖井20多米取水?已被叫停
看呀STV2025/08/21
03:18
阿姨爷叔请提问丨以为是节省 其实是在“养癌”!
阿姨爷叔请提问2025/08/08
02:42
阿姨爷叔请提问丨家里别乱囤!暗藏甲醛!
阿姨爷叔请提问2025/08/02
02:39
网红户外玩水点暗藏隐患?孩子能安心玩吗?
看呀STV2025/08/0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