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关注闵行上海康城,非机动车充电场所改造扩容。 此前我们聚焦了这个超大社区改造充电场所的迫在眉睫和势在必行。《超大社区的"头等大事"》第二集就聚焦新一届业委会的这群年轻社区当家人。要不花一分小区维修基金,落实超大社区非机动车充电场所改造,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能完成吗?
2024年3月30日,上海康城非机动车充电桩改造合作方案说明会现场。各家企业卖力“吆喝”着,想要拿下康城这个大项目,业委会初步“海选”出了七份企业方案进入后续评审和谈判。
每周的业委会接待时间,不时会有居民登门来提意见。接待他们的常常是任丽萍,她本身做阀门生意,又懂点工程,因此在充电场所改造项目中被业委会委以重任。接手任务后,她几乎每天都要在业委会办公室坐镇,花的时间甚至超过了自家生意。“要消耗很多的时间,要看不同的地方,第三方的图纸过来的时候还要去校对,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地去学习。”
这天,任丽萍等业委会成员约来两家候选供应商同时谈判。业委会成员们要说服企业投入最好的设备,配置最强的管理。而企业则希望尽量拉长服务年限,才有可能在保本后实现盈利。
“你要我让多少年限?”
“可能你的15年就拦腰对半砍了。”
“我六年,可不可以。”
“表面上你是不赚钱的,但是你得到一个品牌效应,也是很难得的。”
业委会锱铢必较,坚持不花一分维修基金,更要守住与充电需求、消防安全有关的底线。“锁得恨死,希望牛好又不希望牛吃草,真的很为难。”候选供应商无奈道。
4月20日,距离业委会最终表决还有23天。有突如其来的“黑马企业”,业委会也不排斥,唯方案论英雄。“方案谁最好就花落谁家。”
短时间内,不断听取居民意见,再加上高强度的谈判,包括任丽萍在内的几个业委会成员几乎都修炼成了半个专家。“消防一定是我们最后的、最兜底的一件事情,我都准备去考个注册消防工程师。”康城第五届业委会主任刘少飞说。
几个月的全情投入,让不着家成了任丽萍的日常。一回家,小儿子撒娇,丈夫也有点生气,觉得此事太过于占用时间。任丽萍称:“我昨天也在想这个问题,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既然已经成家立业在康城,那我们有的时候不是在说大话,把康城当成我自己的一个家。”
5月12日最终表决日,经过三个月极限“拉扯”,《康城非机动车充电场所改造项目》方案终选日来临,13名业委会委员要对筛选出的两套方案进行最终表决。最终,一家给出了全套消防+充电方案的民企,在投票中胜出。尘埃落定,任丽平终于卸下心里的重担。
康城第五届业委会副主任熊贤良称:“我们自己选择的错也好、不错也好,就大家一起扛。”而康城第五届业委会主任刘少飞表示:“参选业委会的时候,就说我是干什么的,我能给业委会带来什么,其实不是的,是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去学会做。”
超大社区的非机动车充电场所改造,方案终于落定。这个决定能否经得住群众与时间的检验?一场新的“马拉松”,将由4万康城人携手开跑。
历经三个月的锱铢必较,反复斟酌,这份方案即将在拥有4万居民的康城内开启全民征询,老百姓们会买账吗?征询过程中又会有什么样的意想不到发生?新闻透视将继续关注。
编辑: | 尤颖慧 |
责编: | 李吟涛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