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靠墙想想,上海人搞垃圾分类那是非成不可啊!

时讯

2019-06-19 12:49:12 新民晚报  

还有两个礼拜不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就要正式实行了。


这些天要说上海人朋友圈最热的主题,大概就是垃圾分类了。有晒垃圾分类图的,有晒“考试”分数的,有晒自家小区分类垃圾箱的……前两天我们做过一篇文章《垃圾分类定时定点,上班族:领导,我晚点到,我要倒垃圾!》,突然就火了,评论无数。


说实话,不焦虑是不现实的。因为毕竟阿拉从来没有做过这个事啊,大姑娘上轿也是第一遭。


垃圾分类志愿者破解垃圾分类“最后100米”。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话说垃圾分类绝对是一件难事。外国做得好的国家也不多呢。但垃圾分类条例成了“硬碰硬”的法律,那是必须要做了。


最最关键的是,我们再这么毫无节制地制造垃圾、随便扔垃圾,上海就要垃圾围城了!这真的不夸张。老港的垃圾填埋场老早就吃紧了,新造垃圾填埋场、焚烧场,难度多大,大家自己用脚趾末头想想也知道了。何况,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垃圾不能光靠埋靠烧,而是要靠回收,靠科学、环保地处置。

 

但,我靠墙一想,以上海人一贯的优秀品质,我觉得垃圾分类这事能成!为啥,侬听我讲。

 

1.上海人的法治精神


反正到现在,我没听到周围有一个人说,我不管,我还是老样子。上海人一直以守法自律自豪。现在上海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文明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这其中,上海人尊法守法是重要的因素。


曾经有一件事,大家觉得很难很难,那就是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但2016年的除夕,全上海中心城区,一个炮仗也没听到。连政府也觉得市民是不是太自觉了?这就是上海人的法治精神和自律素质。


还有就是车辆让行人,说实话以前觉得这事儿离我们还有点遥远。但交通大整治一起来,法律一明确,现在大家都有印象吧,行人过马路,车辆自觉排队已是常态。



再有,上海人的一个品质就是不影响别人。以前上海人住房拥挤,十几户甚至几十户人家在一个楼道里,哪能进进出出、做饭洗衣不影响到人家,保持环境的整洁和谐,上海人在这方面功力深厚。

 

当然,和这些事比起来,垃圾分类肯定是更大的考验。但上海有这个传统,有这个基础。

 

2.上海人勤奋好学的劲头


我已经在好几个微信群里做过垃圾分类的考试了,70分、80分现在已经是很丢脸的事。



最近一张市容绿化局发布的垃圾分类“全图”,俨然成了网红图,到处都在传,很多人还要求高清大图,像宝贝一样收藏,空下来就有事没事学习学习,就像牛市的时候学习K线图。



现在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学会垃圾四分类,那是“必修课”。同事朋友之间,娱乐休闲现在有一个新项目,就是考你垃圾分类高阶题。比如喝了一半的珍珠奶茶算什么垃圾?馊掉的蹄髈是什么垃圾?等等。现在垃圾分类达人在社交场合相当吃香呢。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说明问题。前一阵大家都在说湿垃圾要破袋,好麻烦,弄得身上手上脏兮兮。结果很快就有宝山区的一个大叔,发明了好用的“破袋神器”,据说这样的小发明还很多。


宝山居民发明的“破袋神器”。


上海勤奋好学那也是有传统的。国外的先进经验,往往是上海得风气之先。开出第一家股市,造出第一辆汽车,试验第一个自贸区……上海的“第一”太多了。当年开放高考,上海的年轻人是最积极的群体之一。夜大学、函授班、自考班……曾经多么热闹。


在上海,平均外语水平、平均法律知识、平均科学素养等,均排在全国前列。总之,上海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城市,而且只要开始学,那就没有上海人学不会的。


上海有6名高中生开动脑筋发明了一个“四合一”分类垃圾桶。


3.上海人的文明意识


这一点其实刚才也有提到,但必须再强调一下。前一阵,有一个视频在网上火了,就是一个汽车交替上匝道的视频,那种规则之美,令人啧啧称赞。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我们还到处可以看到。比如保持公交车道的通畅,高速公路在高峰时应急车道保持畅通;公交站台、网红店、医院领药窗口,只要是需要排队的地方,你总能看到上海人在乖乖地排队。这是一种规则意识、文明意识。


还有,网上多次有视频爆出,有人在车厢里乱扔垃圾或者一地瓜子壳什么的,会有一个上海阿姨或者伯伯站出来拿出纸巾去清扫干净。



即便分类还没有立法,你在公共场所看到的还是很整洁的,那是整个城市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

 

那面临垃圾分类对文明素养的重大考验,上海显然不会落后于人。哪怕是一点点来,最后一定会在垃圾分类方面达到上海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应有的水准。

 

4.上海人的面子意识


这点其实也蛮重要的。上海人有一件一直为很多外地客人觉得奇怪的事,那就是进屋子要换拖鞋。当然现在全国各地居住条件好了,换鞋已经很普遍了。但上海人当年哪怕在一家人住10个平方的时候,也要换拖鞋。因为上海人爱干净,爱面子,展现给客人的总是要像像样样。当年穿不起白衬衫,假领头也是上海人的发明,也是爱面子的表现。


爱面子不是一个坏事,那是文明礼仪的体现,是一种现代社会的文明意识。


垃圾分类彩绘墙成为小区内的风景线。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其实上海人要面子在垃圾分类前就开始了。比比谁家的垃圾房更大更干净,比比哪个小区的垃圾分类更人性化等等。再比下去,就是7月1日开始谁家小区的垃圾分类执行得好了。干干净净、次序井然,那就是小区上档次,有面子。相信为了这个面子,上海人也会竭尽全力地去做。


昨天有个朋友告诉我,她为了垃圾分类,买了四个高级垃圾桶,每个1000元,真舍得啊!看样子,很多上海人真是豁出去要好好做了。



5.上海人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


老实说,很多上海人对垃圾分类并不陌生。为啥,因为上海人“海外关系”多啊。很多家人、亲戚在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去旅游去住的时候,已经感受过了。何况很多人就有海外留学、工作的经历,垃圾分类都是有接触的,而且也知道是势在必行的。所以上海实行垃圾分类,并没有引发太多的惊奇或反对。因为上海人知道,你要成为国际大都市,这是必须的入场券。


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的出租车候车点,在工作人员的疏导下,客流和车流排队有序、快速离港。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开放、创新、包容是上海的品格。上海现在在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五个中心而努力,而一个环保、宜居的生活空间也是应有之义。上海人有这个胸怀,也有这样的大局意识。不会因为个人一时一刻的困难,去反对,去抵制,对标全球高标准、高水平,这是上海的集体意识,是行动自觉。



这么想想,我感觉上海垃圾分类这事是非成不可啊!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40
在车轮上看五个新城 领略多样魔都精彩
看呀STV2025/09/05
00:08
祖籍中国广东 阿努廷当选泰国新总理
时讯2025/09/05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00:16
中朝领导人会谈 金正恩:感谢中方!赞赏中方!
时讯2025/09/04
00:09
特朗普诬称中俄朝“密谋对抗美国” 外交部驳斥
时讯2025/09/04
00:12
钟南山佩戴“共和国勋章”观礼:非常震撼
时讯2025/09/03
00:09
金正恩与普京会晤 称愿“倾尽一切”帮助俄罗斯
时讯2025/09/03
00:16
抗战胜利80周年!老兵见证中国强大激动起身
看现场2025/09/03
00:17
80年80响礼炮对天齐鸣 仪仗队气势昂扬齐步走来
看现场2025/09/03
00:06
“世纪之行” 俄罗斯总统普京神采奕奕走上红毯
看现场2025/09/03
00:24
天安门广场布置好了!三色观礼包与广场座椅对应
时讯2025/09/02
00:08
日籍八路军战士之子:日本已忘记自己是加害者
时讯2025/09/02
00:08
中俄签了20多份!普京:俄中关系达历史最高水平
时讯2025/09/02
00:10
中国解放军帅气亮相越南 步伐铿锵!气场全开!
时讯2025/09/02
00:09
普京专机降落天津 来华4天 先去上合再看阅兵
时讯2025/08/31
00:09
气场拉满!“中国排面”抵达越南参与阅兵式彩排
时讯2025/08/30
00:41
推广尼古丁袋!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当事人被封号
时讯2025/08/30
00:31
上海男子懵了:缴了停车费还吃罚单?官方提醒
新闻坊2025/08/30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2025/08/28
00:17
阅兵嘉宾名单没提到西方主要国家 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