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艺见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名家名团荟萃申城 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

2023-05-22 10:46:46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琳琳

24位戏曲名家反串演出,不同流派剧种同台献演。著名艺术家陈少云、茅善玉、蔡浙飞、盛小云等在中国大戏院联袂出演了长三角名家名段联唱。戏曲演唱会《最忆是江南——长三角戏剧名家反串群英会》为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唱响序章。多位戏曲艺术家齐聚一堂,跨流派、跨行当、跨剧种的“特别出演”让台下观众大呼过瘾。



5月19日晚,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和上海演艺大世界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由上海黄浦文旅集团发起的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式在中国大戏院举行。本届戏剧节于今年5-8月举办,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线,以“焕”为主题,汇聚长三角地区八大剧种、九部优秀传统文化戏剧精品,荟萃沪苏浙皖名家名团、名剧名角相聚申城,集聚经典,彰显江南文化雅韵。



“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是对长三角文化演艺一体化发展吹起的冲锋号,体现了新时代文化演艺机构的使命和担当。”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将实现演艺大世界与长三角文化演艺市场的互通互融、资源共享、人才共建、作品共创、效益共赢,将在未来发挥集聚作用,汇集国内首创首演首发首秀,构建演艺产业一体化大平台,探索跨领域文商旅全新业态。



为进一步深化与长三角各界合作交流,黄浦文旅集团与浙江演艺集团、安徽演艺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以及宁波、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11家演艺集团在此次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开幕式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展演剧目汇聚众多梅花奖得主艺术家,涵盖区域多种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表演形式,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推动传统剧种跨区域交流与碰撞,共舞时代华章。本次开幕演出就云集了19位梅花奖、文华奖获得者参与,并以创新的反串形式表演。



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剧目汇集京、昆、越、沪、徽、庐、甬等剧种,其中非遗地方戏种如徽剧、庐剧、甬剧等,各扬所长、协同发力,展现江南文化底色上多条分支的独有魅力。同时,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诠释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用“江南方式”讲述长三角地区的人文新生活。



在原有的十大演艺集团基础上,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新增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两家组委会成员单位,“拓圈增源”焕发长三角演艺新活力。戏剧节还将走出中国大戏院,与宛平剧院、上海天蟾逸夫舞台进行“横向联动”,发挥演艺大世界协同作用、集聚作用和融合作用,助力演艺大世界成为具有号召力的跨地域文旅大平台,形成区域间演出产业的良性互动。


为响应市文化旅游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的重要举措“社会大美育”课堂,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期间还将围绕邀约剧目开展“一戏一格品江南”艺术教育活动。活动与上海戏曲广播电台强强联手,云集戏坛大咖,以弘扬、普及江南文化及长三角戏曲艺术为目标,将更多长三角地区江南文化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在满足市民多元文化需求的同时,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实现云端“无限加座”。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在戏剧节主题研讨会上指出,截至今年5月中旬,长三角地区演出场次、观演人次、票房收入三项分别占全国份额的18%、33%和37%。刘克智表示,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通”原则,期待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发挥协同作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据记者了解,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将进一步搭建长三角文化产业“信息、展示、交流、交易”四大平台,沉淀优秀剧目资源池,撬动区域“富矿”,推动演艺资源及产业集聚跃升。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将继续携手长三角各大演艺集团,推动长三角文化协同融合发展,助力演艺大世界建设和长三角文化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琳琳 摄像:张凯 实习生:孙安妮 编辑:邢维、李姬芸)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第二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最忆是江南戏曲名家反串演出文体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接见俄乌前线士兵时 普京再公布大杀器“波塞冬”
时讯2025/10/29
03:20
锚点︱“秒”的定义,或将被中国科学家改写?
锚点2025/10/29
02:59
那些刻进 DNA里的动画,你还记得多少?(下)
影像上海2025/10/29
00:08
中印两军举行边境西段第23轮将军级会谈
时讯2025/10/29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2025/10/28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2025/10/28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2025/10/28
20:59
甲午海战130周年直播特别报道4
2025/10/28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 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34
非机动车“随大流” 这样转弯被撞 交警:你全责
看呀STV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