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减负提质新探索:静教院附校的教育突围之道

海外路路通

2025-06-24 12:01:22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梁萍

近日,上海发布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10条负面清单,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文件自2025年5月30日起施行。


作业少了,成绩会不会跟着滑?


让我们跟随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简称静教院附校)原校长张人利,走进这所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的示范学校,一起看看“少写题”如何反而让孩子走得更远。


点击观看直播全回放👉 海外路路通|上海发布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10条负面清单:减的是作业,增的是未来



01 入校先阅读:校门口的书香密码


图书馆设在哪里,其实关乎一所学校对“阅读”的态度与理念。


传统观念里,图书馆常被安排在安静、偏僻的角落,强调“清净”“不打扰”;但静教院附校反其道而行之,恰恰把图书馆设在了最“热闹”的地方——学校大门口。


入校翻几页,下课去借本书,放学时带一本回家……图书馆就在学生“必经”的路上,而不是“特意”去的地方。



02 作业变少了,但效果更好了


在静教院附校,作业也变得更加有“温度”。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老师会额外布置“荣誉作业”,还会用“盖章”等奖励方式,鼓励他们多挑战、敢尝试。


而对那些暂时跟得慢的孩子,老师则会悄悄说一句:“今天最后的难题可以不用做,先把基础练好。”这份默默的照顾,不仅减轻了负担,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小学成绩平平的李嘉昊,后来便成为了哈佛男孩。初中时,他展现出对数学极大的热情,量身定制的作业以及数学兴趣小组,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潜力。初三毕业时,他已经能参加全国高三数学竞赛。升入上海中学高一后,他更是一举拿下竞赛冠军。


这一切的开始,正是来自那些有挑战、有选择的作业。


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李嘉昊


作业变少,不代表学得少;更合适的内容,才让孩子走得更远。


在静教院附校,作业是“控量”的,所有题目统一上传系统印刷,精确记录各年级试卷印刷数量。比如初二数学上学期,每位同学印刷作业控制在30–35张。


课堂上,如果学生觉得作业太多,可以直接举手反映;家里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写到太晚,还可以在线申请次日免做。“学生举手+家长云端反馈”,让作业量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再拿语文作文教学来说,一个学期仅布置4-5篇作文,但每一篇老师都会进行三次面批+精细化修改指导,批改字数常常超过学生原文,针对每篇作文的结构、立意、语言一对一指导,让学生在反复修改中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一篇作文反复打磨出来的成长,远胜十篇机械练习。



03 中国式STEM:人人都能上的国家级创新课


不是兴趣小组,不是“尖子生专属”——在静教院附校,STEM 是给所有学生上的日常课。课程已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并即将在全国推广。


在这里,科学、AI、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六年级学生能设计火星车编程系统,在劳动课制作带温控功能的缝纫制品,或是搭建暑假自动浇水系统,让校园小菜园智慧运行。



学校甚至实行“种菜配额制”,种得好才能获得更多种植机会,老校长也经常尝到学生种的新鲜蔬菜。而科技实践成果也不仅停留在课堂。课程还融入德育关怀,鼓励孩子们将这些学习转化为给家人做的暖心作品,比如自制加热垫、智能灯具等。


课程背后的理念也很“实在”:少做无效作业,多做有意思的项目。以“主题实践 + 研究性学习”框架,实现减负提质,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动手动脑中提升科学素养。



04 后“茶馆式”课堂革命


有段时间,张校长常常皱眉。毕业班的模拟卷翻了一摞又一摞,物理题明明课堂讲了好几遍,学生却依然错误连篇。这种“讲透却学不会”的困境,也暴露出传统课堂一个老问题:老师讲得起劲,学生却没真正听懂、学会。


张校长爱用上海话打比方:“就像用大家听不懂的上海话讲题,重复十遍有啥用?” 这个形象比喻点出了问题关键:教学的核心不是一味重复,而是要像开锁匠般,精准找到思维卡点。


于是,学校开始进行“课堂革命”:让学生成为主角。老师负责引导,不直接给答案。


这种方式,不止用在课堂,也能带回家。张校长向家长支招:“装傻式陪学”很有用——
比如,“这道数学题妈妈彻底看懵了,快给我讲讲!”孩子一讲一比划,不仅带着自豪感输出知识,还在解释中加深理解。很多孩子甚至会在“教爸妈”的过程中突然开窍!



05 绿色成长生态圈:学习不苦,成长不累


在静教院附校,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是“雷打不动”的日常:大课间自由奔跑、全校一起长跑、“开心一刻”体育活动轮番上场,把运动融入学习生活的节奏里。


与此同时,精准减负管理作业、家校联动保证孩子的睡眠,让孩子学得有效、休息得充分。数据不会说谎:这里学生的近视率和肥胖率,远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


从校门口的图书馆到敢喊“作业太多”的课堂,从火星车编程到温控护膝设计,静教院附校的每一项创新,背后都是对“教育本质”的守护。老校长热忱分享的不只是经验,更是一种信念: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在舒展的节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密码。

编辑: 张馨元
责编: 袁宏云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静教院附校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8
福建一中学强制女生剪“斜面短发” 多方回应
时讯16小时前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3天前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0:12
秦始皇派人寻药证据找到了 青海秦代石刻是真的
时讯2025/09/15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2025/09/14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东方快评丨预制菜争议再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骂战,模糊了哪些真问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2:16
暖心教师节:一份 “走心礼” 致恩师
看呀STV2025/09/10
00:08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
时讯2025/08/29
00:35
带娃看病不用再带医保卡 儿童医院试点“刷脸付”
时讯2025/08/29
01:22
中国小孩在全世界赶作业?专家:不建议带作业旅行
时讯2025/08/15
01:55
下一站|市民夜校藏着成年人的快乐密码
下一站2025/07/27
00:15
关爱孤独症儿童 全国已建立12个专门学校
权威发布2025/07/22
00:26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
时讯2025/07/10
00:40
国家出手!700开头15位保护隐私专用号码来了
时讯2025/07/04
00:07
90后物理老师和学生拍“穿越二次元”为中考加油
正能量2025/06/23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