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各色小店如毛细血管般滋养着这座城市,承载着社区邻里的烟火气,又跃动着城市商业活力,成为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的双重引擎,这背后也少不了营商环境的助力。这个五一假期,就跟着《新闻透视》一起,点亮“小店经济”,遇见城市活力。
有人说,愚园路是沪上最好逛的马路之一,因为这里好像很少有连锁店,每家小店都匠心独运。不过,我们在走访了多家小店后却发现,原来这里的店主,不少都在这里开出了好几家完全不同的店,愚园路到底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呢?一起来认识几位愚园路上的老朋友们。
清晨八点,愚园路1088弄堂内的“过乐喜”已飘出烟火气。温州方言“聊得来”命名的餐馆里,85后老板小红旗正忙碌着。这位学做法国糕点出身的温州姑娘,八年前在此创办网红西式简餐店“粉猪”,如今又在同一条街开出承载乡愁的温州小菜馆。
两公里的愚园路宛若个性商业长廊,拒绝连锁化复制。每家店铺从招牌到陈设都烙印着主理人的独特印记。小红旗坦言选址奥秘:“既要有鲜明个性,更需融入社区温度。”接手“粉猪”时,她延续前身面包房传统,将早餐做成招牌;而新店“过乐喜”则创新推出十元温州糯米饭套餐,配豆浆或咖啡的混搭组合令人耳目一新。
新店里推出了试吃活动。食客赞叹:“饭团层次感十足,吃出了幸福味道!”
小红旗每天在两家店里穿梭忙碌着,从为社区叫早的早餐,到精心搭配的午市套餐,再到夜晚的小酒小调,她对生活和美食的热爱,为自己的小店赢得不少回头客。十年老客每周报到:“鱼饼配汤,份量刚好。”
在愚园路街区长达十年的阶梯式更新中,通过商户联盟、共治委员会等平台,小店与居民、游客、白领之间已经形成了默契。
江苏路街道副主任张薇揭示运营智慧:“通过市场运作,搭建对话平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守护多元文化气质。”
十年间,正是这种共同生长的向上生命力,让愚园路新朋友不断,老朋友不走。“过乐喜”隔壁的Onita,马上就要开出在愚园路上的第四家门店。
小店主理人谭兆虹表示,这将是他们的第八家点。之所以要在愚园路上一口气开四家店,正式看中这里业已形成的独特生态,吸引着人们不停聚集。
而从愚园路上快闪起家的这个品牌,也在五一前夕把旗舰店落在了愚园路。主理人王智洋感慨:“街区生命力滋养着小店,我们也在反哺这种温暖。”
小店间流淌着惺惺相惜的情谊,陪伴着愚园路一路成长,让老街区重新充满了活力,也留住了烟火气。
小红旗笑着指指自己头上的白发说:“希望顾客觉得这些店是用心经营的老邻居。”
在愚园路上,同一主理人的多店实践,除了个人创业选择外,也是城市更新与社区共治的协同成果,正是街区生态与个体创业者的深度互动,加上城市更新的匠心,为愚园路聚集了人气,也给了创业者一次次选择这里开店的底气,让愚园路成为小店经济繁荣的沃土。
编辑: | 朱玲敏张予洋 |
责编: | 李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