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私域”直播“割老”骗局 监管从何发力治理?

2025-06-19 20:26:3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阮丽  游玮

从“1元领鸡蛋”到“免费做艾灸”再到保健品、食品被包装为“神药”。这些新涌现的坑老骗局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指向了私域直播,就是那些专为老人开设、需要链接才能进入的隐秘直播间。这些直播间隐蔽性强、观看需权限、事后不可回看的私域直播,正成为虚假宣传、收割老人的重灾区。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私域直播”工具平台还设置了篡改直播运营数据的功能。在一个名为“目睹”的私域直播平台,记者蹲守了一场直播,开播十五分钟,就显示近3万人涌入,而且观看人数以每分钟2千人的速度增长,最终定格在4.6万人。而直播间的这些人数是通过一些AI软件对后台数据进行修改,可设定倍数增长、虚拟数据,甚至还可以进行虚拟用户自动评论刷屏。



记者将线索反映至企业属地监管部门,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依托长三角联合执法机制,同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对该企业子公司、母公司同步开展执法检查。目前,该平台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


事实上,类似的老年人被私域直播围猎现象在各地都有发生。所谓私域直播间是指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将老年人从线下门店或短视频平台吸引到隐秘的直播间。那么,在这些私域直播间,直播们是如何收割老年人的呢?



从此前曝光的信息来看,为老人定制这些直播,都有一套攻心术。先是培养信任感;在直播中强调是发善心、做慈善,不为卖药,同时还会强调慢性病的严重性,身体会很痛苦,老伴会很嫌弃,对子女也是拖累。直播中,所谓的主讲医师一般会打造自己中医世家传承的形象,强调从医初心,并在课程中反复许诺:每天答题打卡领红包,连续听30天,送价值3980元的健康大礼。



接下来,要打的便是情感牌,主播要把群里的爸妈都当自己爸妈。在具体讲解产品时,主播们会将“孝”字挂嘴边:“孝心是最好的长寿药”“不为卖货,只为回报父母,替天下子女尽孝”。再经过10天左右的直播,主播会推出限时特惠:优惠价仅售3天!随后几天,课程不断营造紧俏氛围:“报名火爆,量可能不够!”“最后一天,部分群没有名额!”就这样一步步,慢慢地让老人们心甘情愿掏钱购买。此外,记者通过调查还发现,这些私域直播间推荐的所谓好药,外包装标注为调制谷物制品,仅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属于方便食品,与药品或保健品毫不沾边。



为何私域直播“坑老”屡屡得手,诈骗行为又触碰了哪些法律红线?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研究会理事刘春泉今天在接受看看新闻Knews的采访时表示,当前老年人容易在私域直播中上当受骗,一个核心原因在于他们普遍缺少与家人的日常陪伴和深入交流。这种情感上的空缺,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被主播用所谓的孝心关怀和小恩小惠打动,从而建立信任。骗子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私域直播这个相对封闭的场景中,通过技术手段(如人为制造销售火爆假象、宣称超低价等)营造紧迫感和诱惑力,最终导致老年人频频中招。刘春泉说,事实上,现有的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虚假宣传,《广告法》规范推广行为,对这类现象进行有效规制。但目前最大的难题在于取证异常困难。



相较于面向所有公众的直播,私域直播虽然规模小,但小切口却实现了精准打击。不法分子深知老年人的痛点就是健康问题。通过小恩小惠,将老年人引流至微信群,然后用精心准备的话术稳定客户,制造健康焦虑,反复洗脑宣教。一旦老人买下这些天价假药,再想维权却困难重重。部分技术后台已实现“一键换号”,直播内容播完当日销毁,不可回看;在骗取到钱财后,立马解散群组、注销账号,消费者面临查无实证的困境。


由于直播主体藏匿于网络,而属地的有关部门管辖范围有限,这些违法者游离于监管之外。即使投诉举报成功,此类直播主体也很容易另起炉灶,打一枪换一个链接。这种监管盲区里的隐蔽性,为更多违法违规销售行为提供了温床,甚至成为一些私域直播服务提供方的推广卖点,导致相关行业进一步野蛮生长。



那么,对于这种屡禁不止的新型骗局,究竟应该如何监管呢?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研究会理事刘春泉表示,私域直播的兴起,在带来营销便利的同时,也因其封闭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老年人实施欺诈的新温床。要有效遏制这股歪风,切实保护老年群体权益,亟需构建多维度、全链条的监管治理体系,压实各方责任。


在刘春泉看来,直播平台作为技术提供者,必须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把准入关。核心抓手在于强化对入驻经营主体的资质审查,确保其身份、许可证明等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这是建立可追溯机制的基础,一旦发生问题,监管部门才能“找得到人、查得清事”。其次,针对不法主播频繁更换账号、跨平台流窜的特点,平台的技术监控与属地监管部门的主动出击必须形成合力,对这些线索进行核查并采取果断行动,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才能切实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和信任感。

编辑: 阮丽 游玮
责编: 彭晓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私域直播坑老骗局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43
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让路 警方通报来了!
时讯3天前
01:15
暴雨致丹巴路积水 目前已处置完毕
看呀STV2025/07/31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025/07/30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2025/07/30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2025/07/30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2025/07/30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1:41
年轻人下班后花钱抢票 只为比拼“乱讲PPT”
看呀STV2025/07/18
03:33
家人们他们又来骗你们了!私域直播围猎老年群体
看呀STV2025/07/08
08:11
黑哥的乡村“卷”生活
时讯2025/06/29
00:08
“50元输液3天”搞促销?四川成都一诊所广告引争议
时讯2025/06/20
00:09
内容太节俭!台湾“黑熊学院”卖救灾包被称敛财
时讯2025/06/17
私域直播“换皮”作案,谁来守护老人养老钱?
新闻透视2025/06/14
直播电商监管办法拟出台 向社会征求意见
时讯2025/06/10
“AI押题”噱头吸睛,靠谱吗?
时讯2025/06/05
01:26
警惕!招聘新骗局曝光 专坑求职“小白”
看呀STV2025/05/23
01:46
适老化改造新政策补贴高了,选择多了,这样申请
看呀STV2025/05/22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