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生产、销售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产品而被判刑的案例,并不少见。今年3月,兰州警方就破获一起特大案件。该案中,犯罪嫌疑人把西布曲明添加进咖啡产品里,包装成所谓“瘦身咖啡”,在网络平台进行出售。经警方调查,共查封22家售假网店,查获13万余袋有毒咖啡,涉案资金高达1500余万元。
近年来,类似案件已达到数十起。而梳理这些判决书可以发现,这些添加西布曲明的 所谓“减肥产品”,类型包括咖啡粉、压片糖果、植物果泥、果冻等,品牌名称则多出现“kiss so”“纤so”“YSO咖啡”“韩国酵素”“燃豆”等字样。
值得注意的是,当记者在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检索上述关键词时,仍可发现大量相似产品正在公开销售。部分店铺甚至标注“微商同款”,月销过万。
法律人士表示,类似产品 屡遭查封 仍能上架,既与商家不断升级 规避手段有关,也反映出平台审核机制的 系统性漏洞。
吴海 律师:类似产品屡遭查封仍能上架的原因,在于商家的规避手段不断升级。一是通过更换包装更换名称持续销售甚至伪造检测报告和生产许可证,二是通过谐音拼音或拆封描述规避审核,此外平台对多次违规商家的账号封禁力度不足,也导致同一主体通过多账号重复上架。
根据电子商务法,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 ,平台需要对经营者的许可证进行资质审查,主动监测违规商品对违禁商品要立即下架,并对商家采取封号限制交易等措施,平台的显著位置要公示,投诉举报渠道及违规案例。
法律人士表示,类似案件也给微商群体敲响了警钟。
吴海 律师:对于微商群体而言,如果无法证明销售食品来源合法,那么如果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必须认识到朋友圈销售并非法外之地,法律风险与食品安全责任具有穿透性,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刑事追责。
编辑: | 沈之颖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