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国人翘首期待即将到来的胜利日阅兵,甚至在网上发起讨论“9月3日这天该不该放假”时。万里之外的加沙城,再次沦为一片火海。仅8月21日这一天,至少48人死于轰炸,其中还包括一所学校里8名睡梦中的儿童……
二战已经结束整整80年,战争的阴霾为何始终笼罩?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80年后,一些人并没有真正从那场人类浩劫中吸取教训。
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时期的产物。在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努力下,1945年取得了二战的最终胜利。其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创建联合国,“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多边机构如关贸总协定、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等相继建立,分别在全球贸易、核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发展与制度融入提供了保障与支持,彰显了多边主义体系的制度供给能力。
然而,近年来,随着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逆流涌动,“筑墙设垒”“脱钩断链”甚嚣尘上;个别国家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视为“外交工具”,合手则用,不顺手就干脆“退群”。
当然,联合国的机制设定也并非完美无瑕。
有些国家就用联合国有关核武器议题,强化自身为二战原子弹的“受害者”,而非施暴者。不仅没有真诚反思,反而屡屡妄图突破和平宪法的约束……
因此,眼下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一种提醒,即和平如同文明一样,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召唤,呼吁我们重申承诺,建设一个更公正、更安全、更人道的世界。
联合国亟需深度改革,以使其更高效、更民主、更适应当今世界的局势。但若摧毁或漠视联合国,等待我们的将是一个更加暴力和动荡的世界。
“人类应永远铭记第二次世界大战悲剧及其原因和教训,尽一切努力阻止类似悲剧重演”,“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作为二战的胜利者、战后秩序的创建者和维护者,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
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到提出并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和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欲免后世再遭战祸”言犹在耳。风云变幻的时代呼唤携手共进,协力建设与治理。唯此,方能让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让持久和平与永续发展的愿景成为现实。
编辑: | 秦扬轲黄涛 |
视频编辑: | 朱声波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