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为美国“两肋插刀”,却被美国接连“插刀”。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开始了他作为总理的首次亚洲之行。目的很明确,帮助降低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依赖。
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为何也要走上“去美国化”的道路?

一则广告
不管是在军事、文化、经济上,加拿大都紧紧依附于美国。虽然自己不承认是美国的第51个州,但在事实上相差无几。可即使如此,特朗普下起手来,丝毫不带犹豫。
重回白宫以后,特朗普基本没有给过加拿大好脸色,不仅抛出“吞并说”,在关税问题上,更是屡屡拿加拿大开刀。进入10月以后,美加关系骤然升温,因为加拿大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广告视频。
视频摘录自美国前总统里根1987年的广播讲话。内容大意为,“从长远来看,这种贸易壁垒会损害每一位美国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高关税必然招致外国的报复,并引发激烈的贸易战”。
借里根名言抨击同为共和党的特朗普,杀伤力不可小觑。因为美国最高法院将于11月初,针对对等关税法源争议举行听证会。若政府败诉的话,恐需退还大笔关税收入。
在特朗普看来,加拿大此举“其心可诛”。于是,他宣布对加拿大额外加征10%的关税,并关闭了所有对话渠道。

向东“求生”
要知道,加拿大出口中有近四分之三流向美国。过去这种依附关系看似安全,如今却成了枷锁。于是,加拿大开始琢磨,是不是得找点别的出口?农产品、木材、石油等资源类产品是加拿大最拿得出手的商品。放眼全球,也只有亚洲才能吃得下这些大单。
顺便提供一个有意思的数据,2024年,加拿大对华出口只有区区近300亿加元,仅占其出口比重的3.8%,竟然已经是其第二大出口国。
于是,就在这个月,先是外长火速拜访了中国、印度、新加坡。总理卡尼随即也先后奔赴东盟峰会与APEC会场。
在启程前,卡尼对记者表示:“我们无法左右美国的贸易政策,但我们能掌控的是开拓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机遇,这其中就包括与亚洲的经济大国合作”,并放话要将加拿大的非美贸易增长100%。

几分真心
过去几年,中加关系一路跌宕:从孟晚舟事件,到加方在某些议题上跟随美国对华立场,双方一度进入“冰冻期”。那时候,加拿大政坛流行的关键词是“去中国化”,一副要把中国元素从产业链上拔干净的架势。
可经济规律从不讲意识形态。事实证明,失去中国市场的加拿大日子并不好过。于是,从2024年底开始,加拿大开始释放一系列温和信号。今年3月,加中两国外长在东京多边会议期间短暂会晤,这是孟晚舟事件后首次实质性接触。
对于加拿大的“投怀送抱”,中国这边的态度很务实,并未急着拥抱,而是选择观察、交流。毕竟,现在特朗普要收拾加拿大,那加拿大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其外交政策到底能持续维持多久尚且存疑。另外,加拿大“向东转”究竟是真心,还是作为要价的筹码,故意演给美国看的,也还有待观察。
正因如此,中加之间的“重新靠近”更像一场互相试探的修复,而不是仓促的复合。
但不管怎么说,卡尼的亚洲之行恰似一面镜子,照见的是单极秩序的式微与多极时代的到来。
当保护主义筑起的高墙隔绝了合作,当霸权思维消耗着盟友信任,“去美国化”与其说是刻意反美,不如说是全球经济向理性与公平的必然回归。毕竟,在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今天,开放包容才是真正的通行证。
| 编辑: | 秦扬轲 |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