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中,责任应该怎么划分?有人也许会说,看在人道主义的份上,应该谁弱谁有理。

但小编可以很坚定地说,法律不是这样规定的!让我们来看一起今年6月28日发生在虹口区的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前,南北方向的交通信号灯已经由红灯转为绿灯,画面中间一辆蓝色的轿车正常起步往前行驶。

突然,电动自行车从东西方向闯红灯冲了过来。

虽然轿车驾驶员采取了立即制动的措施,但还是没能避免相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被撞到引擎盖上后摔落在地。


万幸的是,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只受了点皮外伤。

据了解,轿车的车损预计需要几十万元。听到要赔这么多钱,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宁停三分,莫抢一秒。在这起事故中,电动自行车驾驶员为图一时之快闯红灯,最终结果却是受了伤,坏了车,而且还要赔偿对方车辆的高额修理费,显然得不偿失。
这起事故被媒体公开报道普法后,引来无数网友热议。


除了闯红灯,还有让人更触目惊心的违法行为。
横过道路不下车推行

这是一起今年4月发生在徐汇区的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从停着的两辆车之间骑行窜过马路,公交车为了避免碰撞,采取了紧急制动。


但就是这一脚刹车,给车上乘客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急刹车时,有的乘客即便拉着扶手也被甩飞。

民警现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躺在地上的一名年轻男子。

上车后,民警又见到了一名头上有血的中年男子,和一名年轻女子。



在这起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正常通行,电瓶车骑行人违法在先,因此骑行人作为过错方,需要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闯禁“上桥入隧”
众所周知,在高架桥和隧道都有禁令标志,禁止非机动车驶入。但有些非机动车却偏要闯禁令。


事实上,因为闯禁令“上桥入隧”最终酿成惨剧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


骑车不戴头盔或者戴得不规范



据统计,在涉及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中,如果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的死亡风险降低70%左右。头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我们来用事实说话。
这是一起今年6月10日发生在金山区的交通事故。

虽然电瓶车驾驶员被轿车撞得甩出去好几米远,但在头盔的保护下只受了点轻微伤。


为确保城市交通秩序持续向好,上海警方依托“砺剑2023”系列行动,结合夏季交通安全整治行动,针对市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营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道路交通环境。
为了打造交通文明城市,每个人都在努力。



文明之城,秩序之美。他们,把秩序变成习惯,让文明成为风景。
(看看新闻Knews特约记者:李贝)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