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挪用公款逃亡14载 一逃犯被押解回沪
2002年的350万元,是一笔常人难以想象的巨款。14年前,涉嫌挪用公款的吴某带着这笔巨款离开上海,隐姓埋名。今年6月1号,当上海警方在烟台抓获吴某时,他已经没有一分钱积蓄,只能靠送快递谋生。逃亡生涯里发生了什么?钱又去了哪里?身陷囹圄的吴某向魔都眼记者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亏损】
照片上的青年,就是14年前的吴某,当时他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高管,年收入十多万。2000年开始,吴某利用工作之便,挪用公款炒股。由于不断亏损,他拆东墙补西墙,累计挪用公款近2亿元。
2001年,A股遭遇史上第一次股灾,开启了长达5年的熊市,而吴某也因此巨亏5000万元。2002年3月18日,吴某从公司提现350万,带着妻女踏上了逃亡之路。当时吴某的女儿还没满周岁,他对妻子谎称是出去旅游,开着一辆帕萨特离开上海。
【逃亡】
出逃前吴某已经在内蒙古办理了一个新的身份,名字叫杨永新。逃亡到驻马店后,吴某的妻子也换了新的身份。
为了能在当地生活,吴某找那里的黑势力帮忙办了户籍。而了解到吴某的真实情况后,黑势力就开始从他身上榨钱,买房、买车,还经常勒索。半年时间里,吴某用来打点他们的钱就超过100万元。感觉不妙,吴某决定搬家!
【隐藏】
2002年年底,难以维继的吴某离开驻马店,来到山东烟台,想靠着剩下的钱开始新生活,不过命运再一次戏弄了他。
当时烟台正好开始流行川菜、火锅,吴某于是投资了一个加盟店,做起火锅川菜生意。开业的时候生意还挺红火,谁知道没几个月,2003年非典大爆发,饭店生意立刻落入冰点。
生意不好还算了,到2004年,川菜店那片遭遇了动迁。因为饭店装修都是吴某投的钱,按理说他能得到一笔补偿款,但是由于房子是跟人租的,当时业主不肯把吴某这部分钱给他。自己身份经不起查,官司没法打,吴某只能忍下这口气,投入饭店装修、经营的200多万也就打了水漂。
【求生】
350万巨款几乎耗尽,吴某只能靠打工养活妻女。
吴某在当地集贸市场里租摊搞搞小商品批发,由于经营不善,经济不好,生意一直没做起来。
于是吴某干脆拿着商品去夜市摆摊,而夜市的生意同样不好。
为了维持生活,2005年,吴某开始送报纸。他的妻子也去大卖场里当起了销售员,补贴家用。
说起这段日子的生活,吴某一脸无奈。“由于身份关系,不管遇到怎样的争执,我也只能忍气吞声。每天白天忙着做事,到了晚上就想,今后该怎么办。”
【债】
孩子渐渐长大,到了读书年龄。因为没有学籍,吴某只能送她去民办学校。这样一来,生活的开销无形中又大了。2010年,吴某当上了快递员,每月几千元的收入,除了家用,都花在了女儿的教育上。
2015年,女儿读初三了,想想第二年的中考,学籍问题又摆在了面前。于是夫妻两人给上海的家人打了个电话,想把女儿送回来读书,电话中,他们得知了吴某丈母娘在2013年已经去世的消息。
讲到这段经历时,吴某流泪了:“老婆和我一夜没睡,两个人一直在哭,这么多年她一直在怨我,我真是太对不起她们了”
今年5月,警方通过大数据查询比对,发现一名叫杨永新的人在烟台出现的轨迹,经排摸比对发现,这名杨永新就是犯罪嫌疑人吴某。6月1号,在吴某送快递时,警方将他擒获。
惊愕之余,吴某感到的是解脱。“有种解脱感,终于可以回来看老人了。”
【悔】
对于自己的出逃行为,吴某最愧疚的就是妻女。当年出逃时女儿差半个月满周岁,而父母当时都已经70多了,怕他们照顾孩子太累。再加上自己舍不得女儿,于是把女儿带在了身边。而为了照顾他的妻子也是因为舍不得女儿,一直陪在他身边。
吴某说,孩子至今不知道自己是上海人,家里也从不说上海话。“今年孩子就要中考了,老婆在烟台陪女儿读书。被捕的事情也没告诉女儿,就跟她说是回老家探亲去了。”
【结束语】
2001年,吴某曾经付了70多万定金,准备购买周浦地区一套180万元的别墅。因为要出逃,房子没买成,定金也没能拿回来。
“一步错步步错,如果不跑的话,自首可能还好一点,可能现在这个时候已经出狱了,最起码小孩老婆不用受苦了。”
在一个多小时交谈里,魔都眼记者时常用上海话向吴某提问,但吴某却没说过一句乡音,始终用带着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讲述自己的故事。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