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闻放大镜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流行的“0元下单” 是福利还是陷阱?

2024-11-01 15:38:00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金梅  陈昱卉  阮丽

一年一度的双11活动昨晚开启第二轮热潮,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0元下单”“先用后付”的支付功能,消费者可以0元直接下单,等到商品收货后再付款。不过,有消费者发现,自己并没有同意使用这一功能,却可以使用了,那么究竟是谁、在什么时候开通的呢?



消费者陈女士告诉记者,她用过不少电商平台,“先用后付”的现象十分普遍。并且,开通按钮普遍设置得很显眼,但要想关掉却不容易。需要层层点击按钮,才能找到开关,而这个开关往往是默认开启的。


与陈女士有同样困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近期,各地消保委收到多起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网购中的“先用后付”“免密支付”方面。不少消费者反映,他们不知不觉中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没留神就0元拍下了商品。而一旦下单,“先用后付”功能就暂时无法关闭了。


东方卫视记者实测发现,多个电商平台都存在这种情况。令记者惊讶的是,在试图关闭该页面时,看到上方还显示着“可用额度为2万元”,也就是说,记者可通过“0元下单”功能购买价值2万元的商品。记者随后取消之前使用“0元下单”功能订单,然后再次进入相关页面,这时发现,可以关闭服务了。但与此同时,另一个“设置先用后付为优先支付方式”的选项,被默认打开了。



记者注意到,虽然“0元下单”引发了不小争议,但这并非是一个新功能。事实上,无论是租充电宝、共享单车等服务,本质上都是“先用后付”。业内人士介绍,“先用后付”最早是个舶来品。早在2005年,欧洲已经出现了通过撮合支付方与担保平台、零售商户的合作关系来实现这一模式的雏形。在我国的电商领域,“先用后付”最初始于B端采购,后来在C端用户中作为商家福利逐渐推广普及。


大多数情况下,商家使用平台提供的“先用后付”还需要额外付费,但今年双11为了争夺更多用户,平台予以减免费用,大量商家选择“先用后付”服务,也让这一功能更多进入大众视野。


为何平台和商家都热衷于推广“0元下单”?



电商行业资深研究者郭炜认为,平台的目的很显然是为了促进消费者下单,每一笔成交都可能提升平台的收益。为此,平台甚至愿意延后与商家的结算账期,并承担因此产生的风险。事实上,不少电商都有自己配套的支付平台,通过这种金融的配套,可以通过一种类似于小额信贷的方式,来完成资金的闭环。不过,它本质上还是一种消费支付方式,一来它并不收利息,二来“0元下单”商品的单价往往都不太高,目前大约是不高于600元,收取利息的意义也不大,因此总体来说,平台推动“0元下单”的目的还是促消费为主。


但对商家来说,“先用后付”的模式下,只有等消费者确认收货之后才有可能拿到货款。等待的过程中,消费者退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甚至因为消费者下单的门槛变低了,退货率反而会上升了,这样也势必会增加商家的成本。所以商家在加入这一营销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的风险评估。


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该功能的随意开通,不仅剥夺了自己的知情权,还容易造成冲动的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甚至可能陷入消费贷款的困境。而且,“0元下单”的背后经常暗藏诸多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记者搜索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0元下单”、“先用后付”的投诉超过8000条,投诉的内容,除了几乎无感或者诱导式的开通过程以外,还有一些是在取消交易的环节增加了另外的付费条款。武汉一家法院去年就审理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消费者在购物时出现误操作,一键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原本以为只是将商品加入了购物车,不料系统却显示下单成功,商品也直接送上门了。消费者想要选择退货,却发现,自己还必须另外支付一笔高额运费。此外,还有商家故意利用下单与付款之间的时间差,来恶意牟利。有消费者反映,“0元下单”时衣服的价格是449元,收到货要付钱时,价格却变成了799元。


种种猫腻,都在呼吁加强监管。郭炜表示,“先用后付”要能一键开通,也要能一键关闭。将取消按钮藏在不明显的角落里,或者设置层层关卡,都在无形中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中,也重点细化了经营者在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义务,这对经营者合法依规地提供“先用后付”“免密支付”等功能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事实上,商家开通“先用后付”的初衷,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方便的购物体验,但如果用技术上的花招,来忽视消费者真实的需求和感受的话,也无法实现共赢。

编辑: 阮丽 陈昱卉
责编: 金梅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网购先用后付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天前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3天前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3天前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3天前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3天前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1:02
外交部发布反制石平决定 维护主权红线不容触碰
东方快评2025/09/08
00:08
中方: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时讯2025/09/08
00:09
剑指芝加哥!特朗普:让你知道啥叫战争部!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4
300元路由器采购价75万 通报:不存在利益输送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9/07
00:42
重磅天象红月亮来了!全国各地 只要抬头都能看
时讯2025/09/06
00:12
金正恩回到平壤 朝方公布列车内照片
时讯2025/09/05
01:40
在车轮上看五个新城 领略多样魔都精彩
看呀STV2025/09/05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