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捆成捆的蔬菜
成袋成袋的大米
成包成包的新袜子、新内裤
甚至还有堆积成山
却很少拆封的快递盒
……
有这样一群人到老却"囤积成癖"
甚至因为个人的生活习惯
影响到了同在一幢楼的邻居
明明相当一部分"囤积癖"老人
在退休前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退休后,优渥的生活条件
也基本上可以让他们衣食无忧
那为何会作出这样的行为
而面对他们
家人和所在的社区
又能做些什么
帮助他们改变陋习呢?
为了获得答案
坊记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案例跟踪
上海阿婆囤积成癖
家中蟑螂乱窜
时间回到去年夏天,坊记收到宝山区大华二村某栋居民楼的求助,说楼里的蟑螂泛滥成灾,原以为这是一个卫生问题,没想到却意外开启了对一位 "囤积癖"老人困局的探寻。
“昨天50几只,不得了,蟑螂造反了,吓死了不敢出来。”
“起来了就先数蟑螂,一只只都是的,你说吓人吗,我都不敢出来,再动动都活的,就是3楼这个阿姨家里逃出来的,也是独居老人。”
“苍蝇什么,你看呀,这么多!”
……
记者跟随小区物业和属地居委负责人,踏进三楼独居的周阿婆家,猫的骚臭与食物的腐烂味弥漫在空气中,成袋的大米、蔬菜、日用品堆在地上让人无处下脚,楼里泛滥成灾的蟑螂,正是从这堆早已过期甚至腐烂的囤货中爬出。
周阿婆虽已74岁
却仍坚持每天骑着三轮车
去附近的菜市场"囤货"
居委书记王培培隔三差五
就会上门探望她
想着和老人熟络后再帮她"断舍离"
↓↓↓
“烂掉的蔬菜,还有剩菜,剩下的菜也不舍得扔。大米里面一大袋都有小的蟑螂卵,我们让她扔掉算了,她也不舍得。新的棉毛衫、短袖、袜子很多很多,甚至买回来的东西放在马甲袋里就没有打开过。”
弟弟现身:太丢人
阿婆沉迷手机游戏
囤积系性格和习惯原因
十多天后记者回访,正巧遇到周阿婆的弟弟上门帮姐姐清理"囤货"。换下了湿透的汗衫后,周老伯与坊记约在居委碰面。
作为周阿婆唯一来往的亲人,周老伯告诉坊记,姐姐很聪明,以前在银行工作,现在也有令人羡慕的退休工资。由于终身未婚,拆迁前,姐姐一直和大家庭住在一起,至于独居后为何"囤积成癖",周老伯将原因归结于姐姐的性格和习惯。
周老伯 周阿婆弟弟:
难为情的,我坍台(丢脸)已经坍得一天世界了。她属于内向的,年轻的时候一回家饭吃好看电视,看好电视就睡觉,也不和你们啰嗦也不做其他的。
四年前,买了新手机的周阿婆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对周遭环境就更不上心,对弟弟的辛苦清理更是置若罔闻,不断的回潮让这位72岁的老先生也感到心灰意冷。
周先生 周阿婆弟弟:
空的时候,就是弄这个游戏《功夫农场》,我反正在帮她理东西,有一个小时,她从我开始进门一直玩,玩到我走。她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塑料袋地上一扔看不到了,再去买。
和手机一样重要的
还有周阿婆捡来的一只流浪猫
和猫有关的一切
阿婆却又十分上心
“长期一个人居住,也没有结婚
也没有孩子,孤独感更多一些”
周阿婆:那个是要给猫睡觉的。
居委干部:我们不拿走不拿走,下面要不要?我们给你扔了上面留着?
周阿婆:那个是猫要上下攀爬的。
居委干部:呦呦呦。
正打扫的功夫
周阿婆家中突然窜出多只蟑螂
大家只能拼命跺脚躲避
“她这里面的蟑螂都是久经考验
她经常喷的好像有点耐药性了
蟑螂药什么全部放的,没用的”
周先生 周阿婆弟弟:
我老婆说,其他人可以推,但是你这个弟弟责任推不掉。我现在就要把她的习惯改掉,尽管是很难改但也要争取,否则就不知道以后事情怎么变化了。
情况大有好转
但照料阿婆的弟弟快撑不住了
周老伯没有食言
去年12月
坊记第三次来到周阿婆的家
情况已大有好转
王培培 大华二村二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弟弟刚刚来过,现在是干净很多了。
居民 归阿姨:
这是好得多了,现在蟑螂没有了,偶然有一只。她还是天天出去买东西,不知道买点什么东西,拿进来要四五个马夹袋,拿出去就一个袋子,那肯定垃圾都在家里对吧。
邻居们没有再投诉,并不是因为周阿婆改掉了囤积习惯,而是归功于家属和社区的妥贴照料。姐姐的家里越来越干净,弟弟的身体却越来越差,照顾姐姐后周老伯已生了几次病。
居委会书记:
我问周阿姨,你老了后怎么办?不能够自理了怎么办,她说我去找弟弟。
周先生 周阿婆弟弟:
我这段时间就家里有事情或者自己人身体吃不消了,我才不来,上个礼拜我来了5天,你说这事情怎么弄。
属地居委王书记也坦言
周阿婆的未来由谁照顾?
是摆在所有人面前最现实的难题
“政府或者社会第三方
介入到关爱老人的行列里来
真的是需要的”
王培培 大华二村二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我觉得靠居委和家属托举真的是托举不起来,你包括我们居委会现在每个人手里的条线少说说都在5条,小区里还好是发现了这么一位老人,如果再多的话,靠我们居委会我真的觉得压力是蛮大的。
“蟑螂大军”背后
是独居老人的照护困境
在跟踪的一年中
有几个片段让坊记印象深刻
弟弟谈及姐姐家里的蟑螂时,用了"久经考验",字面带着一丝黑色幽默,但底色却是心酸。
周阿婆曾经拥有体面的工作,作为家中最聪明的姐姐,银行退休的她有着很高的退休工资。然而这份聪慧和她天生内向的性格,也会让独居的她与外界的周遭筑起高墙。
采访时,周阿婆可以熟络地和坊记沟通,却对满屋的蟑螂视若无睹,玩手机本为排解寂寞,却反而把她锁进虚拟的世界。
在接触中,坊记发现周阿婆是一个重情面的人,每天去熟识的小贩那里重复购买不需要的东西,这种有点讨好的行为,或许是她想要获得认可、掌握生活的一种方式。在这只不愿抛弃的流浪猫身上,周阿姨看见了自己。猫不能丢、囤货不能清,她抗拒的或许不是清理,而是不想看到家里空荡荡,在固执捍卫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位老人的孤独。
一年后的今天
邻居的投诉虽已平息
但这份表面的平静却是家人和社区
拼尽全力托举换来的
在深度老龄化社会下
周阿婆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
过去一年中
坊记所介入的囤积案例还有很多
不少囤积案例的现场
也是让人触目惊心
过去一年,坊记所介入的案例,其实都在叩问同一个问题:当上海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我们是否有足够细腻的网络去接住他们?
在去年冬天回访时,有一个细节让坊记印象深刻。经过弟弟周老先生不断地清理,阿婆灶台上的几只玻璃瓶被刷得干干净净,坊记在厨房驻足看了很久,因为它们是家人勉力维持的体面,但干净的瓶体,又能印照出多久的安宁?它们折射出的恰是整个社会亟需填补的照护鸿沟。
我们希望这些被时光困住的老人
能够早日解开被缠绕的心结
我们关注这些老人的同时
他们的家人也值得被看见
你的小区有类似的老人吗?
坊友们对此怎么看?
有没有好的建议?
欢迎评论区聊一聊~
在过去的一周
坊记们一直在路上!
时刻关注着
坊友们的“急难愁盼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坊记出马帮侬忙
↓↓↓
两种途径呼叫
同心服务坊记团
①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左上角二维码
即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进入报料专区
②长按识别或扫描
海报↓下方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求助、咨询、意见、建议
同样一键直达
编辑: | 许露露、夏进 |
视频编辑: | 梅恺 |
摄像: | 朱勇 |
责编: | 金莹莹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