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看呀STV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99年记者为99岁抗战老兵圆梦

2025-09-02 20:09:09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徐啸扬 戴晶磊

1999年出生的记者,要为99岁的抗战老兵和喜恒,圆一个“回家梦”,听他讲述八十多年前的抗战故事,代替他去看看阔别近20年的家乡。想不到,走过烽火岁月迈向乡村振兴的山西小村庄,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和精神一直在传承。


这是一趟圆梦之旅。出生于1999年的记者,要为已经99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和喜恒,圆一个“回家梦”,代替他去看看阔别近20年的家乡。从上海出发,1小时55分钟飞到太原之后,还要驱车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那个叫沾尚的小村子。


在杨浦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见到和喜恒时,他刚接受了两次腿部手术,在儿子的搀扶下走路都不是太利索。但是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仍然和过去43年中的每一天一样,来这里看报、参加集体活动,雷打不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喜恒说,他盼望着看今年的“九·三”阅兵。



在干休所,99岁的和喜恒是11名健在离休干部中的“老大哥”,但如果把时间倒推87年,他就是129师28团里的“最小八路”。电视剧《亮剑》开篇的一仗,就是在和喜恒的家乡——太行山脉的沾岭山打响的。面对日军在华北的疯狂扫荡,当时还不满12岁的“小孩孩”和喜恒告别父母,穿上了军装。


“我们在山坡里趴着,敌人在村里拿着枪,‘噔’一下就打死一个老百姓。日本人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当兵,当兵了就是为了打日本人。”说起儿时的事,和老的目光坚定如炬。


起初,和喜恒在129师28团当勤务兵。到“晋察冀”边区后,他又当起了战地护士,还参加了百团大战。有一次,部队换防途经沾尚,年纪尚小的和喜恒特意跟部队里请假,回了趟家。“部队里发的衣服太大了。”和喜恒回忆说,“母亲一个晚上,把我的棉袄棉裤全洗了,洗了烤干,给我絮好。第二天干干净净的。啊呀,我的母亲太好了!”说起母亲,和喜恒的眼里满满的温柔。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临行密密缝”,竟成了母子间最后的温情时光。一年后,和喜恒的母亲在逃难途中,惨死于侵华日军的枪口之下。在外漂泊八十载,对母亲的思念,早已化为和喜恒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我们村里很穷的,但是风景最好。哎呀,那是相当漂亮。”拿着儿子打印的沾尚村的照片,和老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和喜恒的儿子和云山说,和老非常想要把家乡建设好。有一次他从网上收集了一些沾尚村的照片和视频,放给父亲看。“几分钟视频看了快一小时,翻来覆去地看,他一直唠叨‘没回去没回去’。”和云山说,事实上因为晕车,父亲根本就回不去。


“想回去回不去了。哎……”和喜恒的一声叹息,让记者突然有了一个冲动,能不能替和老去看看他的家乡呢?得知记者要去,和老高兴极了,他让儿子写下一张“回乡心愿单”。“一是多种树,第二是搞好一些副业,第三是教育下一代永远跟党走。”老人念了一遍,把心愿单交到记者手中。



从山西省的省会太原驱车两个多小时,记者抵达了昔阳县沾尚村。没想到和老口中的“穷乡僻壤”,竟然可以沿着国道,一路直达。走进村口,眼前是一座种满鲜花的大花园,还有标准篮球场,和供老人们使用的健身器材。这和记者想象中的农村完全不一样。87年过去了,会有人记得那个12岁就离开家乡的小八路吗?乡亲们的反应让记者意外,因为在他们的口中,和喜恒不只是“抗战英雄”。


92岁的和喜成是和喜恒的三弟。听闻记者来访,老人召集来了一大家子。五岁目送大哥参军抗战、六岁丧母、七岁丧父,老人因而格外珍视和平年代“失而复得”的亲情。这些相片,记录了解放后,兄弟间为数不多的几场“线下奔赴”。1977年,51岁的和喜恒时隔39年首次“回乡”,与晚辈们留下了这张黑白照片。



和文华是和喜成的女儿、和喜恒的侄女。她回忆说,那一年和老回家正巧是八月十五。他还专门买了一盒月饼,盒子上是“嫦娥奔月”。“我们小时候没有见过好吃的。咱们村里头,我们两家人和大爷大娘,还有云玉姐姐都在一起过八月十五!”说起那一次团圆,和文华满脸幸福。


尽管已经年过九旬,但和喜成身板硬朗,他执意亲自带记者下地,让我们看看新农村的变化。依托土地流转、机械化耕作,沾尚村盘活了全村1900亩玉米地。一座玉米烘干塔,实现种、产、烘、储、销一体化服务,产业链畅通了,钱袋子也跟着鼓了起来。和喜成掰下一个玉米递给记者说:“以前一亩地大概只能打六七百斤玉米,现在一亩地能打一千多斤玉米,都是机械化耕作。”


记者提议“给大哥打个视频”。拨通后,和喜成对大哥连声说“你看咱沾尚好不好”,还让记者拿了刚摘的玉米和豆角给他看。视频那一头的和喜恒乐得合不拢嘴。



走到街上,酸菜、豆腐、白酒等一众“沾字号”特产,已经在改造一新的产业地标——“乡源一条街”上吹响集结号。沾尚村党总支书记刘永明告诉记者,和老一直嘱咐村里要多搞副业,现在所有复合型副业作坊都放在这条街上。他指着一辆无人车说:“这是淘宝送货的无人车,搞副业,让老百姓有钱花、有事干。”


辞别书记,村干部张小虎带着记者出村上山。“前面就是我们的凤台垴。”采访和老时,没少听他提到这个名字,这是村里的最高处。山坡上,和老儿时打闹嬉戏的古松已经枯败,树干上还留有战争时的弹孔,而残枝周围早已满目葱郁。张小虎说:“2006年和老回来提倡‘到山上种树’,还给捐了2000块钱。我们就用和老捐的钱买来树苗种下。2009年,和老给村里寄回来一袋松树种子,我们也发动村民给种下了。”他指着远处自豪地说,现在别说是凤台垴,就连周围的山坡上也都种满了,树已成林。“来,咱们采些松塔,给和老带回去。”



沾尚镇的书刊阅览室也响应着和喜恒的心愿。他分多次寄来的上百本书籍,还有两面国旗,一同摆放在专柜上。这是课余时间,孩子们最乐意停留的角落。沾尚中心校校长邵宏亮说,和老是身边的、家乡的亲人,他成了老英雄。“要让老师们把革命精神、还有奉献家乡的精神传承下去。”


烽火岁月,军民联合抗战的坚实阵线,转眼已成阔步向前的“千万工程”样板村。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乡村振兴步伐稳健。它是金秋九月,和家玉米地即将迎来的又一个丰收季;是从“乡源一条街”上运出的一罐罐“沾”字号特产;是凤台垴上,望不到头的郁郁葱葱;也是乡间小路边,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



探访行将收官之际,记者为和老准备起了此行的“圆梦笔记”:为遇到的每一位沾尚老乡拍一张照片,再请他们写下来自家乡的祝福。中心校的孩子们还为和老演唱了他们特地排练的合唱歌曲。


“你是孩子们心中抗战的大英雄。”

“感谢您多年来对家乡的关心,家乡发展越来越好。”

“和爷爷您好,您寄的书我们收到了。我们非常喜欢读您寄来的书。”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村里面建了醋厂、辣椒酱厂。”

“佬佬,我祝您身体健康。”


编辑: 杜钰愉
视频编辑: 陶余鑫
摄像: 夏祺
责编: 师玉诚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老兵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3天前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3天前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025/10/16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2025/10/15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00:52
2025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震撼来袭
时讯2025/10/13
00:54
小男孩手臂卡在地铁扶手之间 民警迅速解救
看呀STV2025/10/13
00:49
刚参加完阅兵式的95岁老兵第九次接战友回家!
东方番茄酱2025/09/11
09:36
百岁华侨韩庆愈②:别回来了,在日本办中文报吧
看看看日本2025/09/09
05:07
99岁抗战老兵的心愿(下)
新闻透视2025/09/03
00:54
抗战烈士范子侠:军装洗到发白 信仰从未褪色!
东方番茄酱2025/09/02
01:58
下一站丨爷爷的围巾:87年前芦苇滩里的战歌
下一站2025/09/02
00:33
八棵松树都在,希望你们也都能平安回来!
时讯2025/08/29
04:40
战火中的报纸,照亮黎明前的黑暗
时讯2025/08/29
04:08
“90”后告诉90后:什么是家国
时讯2025/08/27
02:36
99岁抗战老兵刘寿山:从儿童团团长到解放军战士
东方番茄酱2025/08/25
03:26
抗战老兵曹积盛:有一分光 发一分热
东方番茄酱2025/08/15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