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工作群组,竟然有单位靠改群名来实现,叫一个不像工作群的名字,就算整治工作群组了”。
8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
事实上,整治形式主义,中央一直反复强调。早在2012年底出台的“八项规定”中就明确提出切忌搞形式主义。2019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再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
看得出,整治形式主义,中央是严肃认真的。通知发了不少,各地也在积极行动。有效果但还不够。于是,才有了最前面那段来自基层的声音,才有了此次《若干规定》的下发。
说到底,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为此,本次的《若干规定》划出了具体可对标、可操作的红线范围。比如,上级部门到地方督查检查考核调研,不得动辄要求见主要负责同志。
调研不是表演,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唯有真正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干群的急难愁盼,才能让调查研究回归“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本色。
当然,要从根子上杜绝形式主义,还在于扭转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上下级关系。形式主义屡禁不绝,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形式主义的“真问题”往往来自于上面。提出问题等于质疑、抵触上级,也就不难理解基层为什么会绕着问题走了。
不敢提“真问题”,就不可能解决“真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关乎中央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到位,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果任由人和事在形式主义的跑轮里空转,耽误的是发展大计,损害的是人民利益。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