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号夜间,55岁的农民工老游在南昌某工地附近如厕时,被两名当地村民误认作猎物,用气枪击中后当场身亡。8月7号警方通报的这一结论,为这起荒诞又沉重的死亡事件画上官方句号,却也撕开了多重社会议题的口子。
悲剧的直接推手,是两名村民的非法持枪与狩猎行为。他们或许抱有“气枪不算真枪”的侥幸,但我国法律早已明确,以压缩气体为动力、枪口动能达到一定标准的气枪,属于法律管制的枪支范畴,非法持有、使用均涉嫌违法犯罪。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悲剧并非孤例,这些案例共同指向一个漏洞:乡村地区对气枪等“冷门”管制器具的监管仍存盲区,对“非法狩猎可能致命”的普法警示远未到位。
另外,随着追责与赔偿的推进,以老游为代表的劳动者的生存困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报道称,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他靠零活维生,遇难前一个月打卡上班25天,仅1天迟到早退,却要忍受工地常年施工至深夜11点的超时劳动。而露天开放、未设公共厕所的工地环境,更将他推向了危险边缘。工友坦言“只能找隐蔽地方解决”,这恰恰让深夜如厕的老游,意外闯入了非法狩猎者的“目标区域”。当劳动者的基本生存需求被忽视,安全自然成了空谈。
老游妻子那句“他总说再干两年就回家盖房”的遗言,刺痛着很多人的内心。此案不应止于刑事追责,更需推动将“农民工权益保护”纳入安全生产保障,让制度防护网兜住劳动者的生命尊严。
编辑: | 翟静 罗轶哲(实习) |
责编: | 周缇 金梅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