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召集了十位海上著名藏家,筹备3个月有余,汇集近600件展品;沿袭中华三千多年文明史,以文房具为主,系统呈现古代知识分子生活的精致与讲究,彰显文人墨客的修为与修养。
在本次展览中,特地还原了古人书斋样式,使观众能更近距离走进古代文人雅士。看过这个展览,观众能真切的体会到"笔精墨妙,人生一乐。"
在传统文化中,作坊、店铺、书斋、画室等等,都是与日常生活的起居不可分割的,工作与生活一体化,甚至饭桌就是画桌。文房,泛指文人书斋文化中的器物,且大多是案几间袖珍玲珑的小件物品。其物虽小,却承载、记录、传承、弘扬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
民间素有文房四宝之说:笔、墨、纸、砚。其实不然,文房的品类实在丰富多彩、满目琳琅,岂止百千之数。远在南宋赵希鹄所撰《洞天清禄集》中就列入了古琴、古砚、古钟鼎彝器、怪石、砚屏、笔格、水滴、古翰墨笔迹、古画等九项内容。然当时流行的实用和装点的文房器物远远不止这些,足见风气之盛。
到了明末文震亨著的《长物志》,洋洋万言的十二卷,综合概述了明代文人清居生活的境况,在卷七《器具》中,列入的文房用具,计有砚、笔、墨、纸、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掭、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贝光、裁刀、剪刀、书灯、印章、文具等。这些都仅仅是实用的文房用具,述其大概而未及详介。
专家表示,文房种类繁多,流传有序。虽出现有早晚,成熟分先后,而至清代堪称无物不有,无饰不精,包罗万象,出人意表,蔚为大观。上下数千年的绚烂文房文化艺术,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见证,艺术瑰宝,是先民中能工巧匠与文人雅士才智共融的智慧结晶,弥足珍贵。
展览负责人韩天衡先生告诉记者,文房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普遍钟爱,不仅是因为其有实用价值,而是作为载体,千百年来殚精竭虑的文人赋予了它丰瞻深厚的文化的、艺术的、史料的内涵。曼妙精致的文房是文人雅士的挚友和伴侣。如砚台一属,文人墨客皆宝爱有加,昵称为砚田,乃作文遣词,笔歌墨舞,是有关仕途、生计之重器。砚台或端,或歙、或红丝,或洮河,或澄泥,必先严选其质,由砚工妙构巧作,或精细入微,或浑然天成,继而选上好硬木制匣,匣上或嵌玉、或镶金,或髤漆,极尽奢华。往往又在其上赋诗题记,抒发情怀,记述故事,复有金石家镌刻上石,嵌绿填金。若是古器,则每每书画文辞,积玉缀珠,文采斐然,凭添史实,此等尤物怎不令人欢喜无尽,珍若球图。
本次"兰室长物——历代文房具特展"将持续至3 月26 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韩琼 编辑:余寒静)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