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多名记者7月15日在采访时遭到暴力阻挠一事,引发广泛关注。当天晚些时候 ,长沙警方通报称,已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为由,对涉案者湖南长沙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某某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同一天,中国记协和湖南省广播电视协会纷纷发声,对此事表示震惊和遗憾,并强调,采访是记者的权利,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
这起暴力阻挠采访事件的起因是,有长沙市民举报,在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买到疑似不合格产品。随后,潇湘晨报、湖南都市频道、湖南爱晚频道及长沙政法频道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该公司进行采访。沟通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谢某某突然冲了出来,夺过记者手中的摄像机,高高举起、又重重砸在地上。现场多名记者也因猝不及防而受伤。
回看整起事件可以发现,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涉事公司的产品究竟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一方面,是长沙市民刘先生提供的产品检验报告,结论均是“不合格”;另一方面,是涉事企业坚持认为,自己的产品没问题。对于谢某某的暴力行为,该公司此后回应称,抢砸摄像机是因为要求记者删除已拍摄画面,但遭到了拒绝。
公开资料显示,涉事的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均为涉事的谢某某。2018年2月,该公司曾因无证生产及擅自出厂 没有3C认证标志的线缆,被湖南省市监局列入“假冒伪劣十大典型案例”中,涉案货值逾76万元,违法所得2万多元。整改之后,该公司的业务范围和生产规模都不断扩大,如今,年产值已经过亿。但在2024年,该公司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被曝低于湖南省线缆行业平均水平。
业内人士介绍,依据相关条例,电线电缆属于第一类强制认证产品,未经认证,严禁出厂、销售。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的电线电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部此前的统计显示,在国内重大火灾的案例中,因线缆引发的火灾占50%以上,居各类火灾之首。
由此可以推测,正是因为担心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湖南多家媒体才在接到市民举报后集体赶到涉事企业进行采访。但没想到,记者们竟然遭遇到了暴力阻挠。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媒体都将关注的视角转向了民生、突发事件,但在调查真相的过程中,遭遇暴力阻挠的事件并非孤例。2024年,河北燕郊镇发生爆燃事故,央视总台记者在现场进行报道时,被工作人员推搡、驱赶,直播被迫中断;2023年,极目新闻记者在贵州毕节市调查教师溺亡事件时,遭到当地派出所副所长带人围殴。
但对于记者来说,通过采访来曝光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危及公共安全的不良现象,不仅是本职所在,更能推动问题得到解决、促进社会进步。《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就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干扰、阻挠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
同时,暴力抢夺、砸毁摄像机更是涉嫌违法犯罪。根据刑法,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就应予立案追诉。
那么,用暴力阻挠记者采访,就能挡住真相的追问吗?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被采访对象阻挠记者采访,有着深层次原因,涉及到信息管控、利益博弈、认知偏差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常见的是,被采访对象担心采访会触及对自己不利的内容,比如违法违规行为、管理漏洞、责任缺失、丑闻黑幕等等。一旦这些信息通过采访报道被公开,可能会导致其声誉和利益受损或面临法律追责。
马亮表示,谢某某不但没有阻挠记者追问真相的权力,反而会因为“捂盖子”而让人对其产品质量打上更大的问号。随着警方和更多监管部门的介入,相信涉事公司的产品究竟有没有质量问题,很快就会有调查结果。这也给更多的“谢某某”们敲响了警钟。他们必须认识到,在当前公众广泛和自媒体广泛参与的互联网时代,暴力阻挠采访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更严重。
马亮同时提醒,记者的采访调查权应该得到保障,但相关从业者也要审慎使用这种权力,要注意坚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注意采取合法合规的调查取证手段,尤其要注意尊重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以避免被片面或错误的信息引导而“误伤好人”。总之,良好有序的舆论监督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去营造。
编辑: | 阮丽 |
责编: | 金梅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