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家住静安区临汾路的罗先生
向“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反映
他从25年前就开始蓄胡须
如今胡子是蓄起来了
他对自己的造型也很满意
不过烦恼也是随之而来
罗先生说,自己的胡须已经蓄了25年。只要不影响造型和正常吃饭,几乎就没有修剪过。能长到今天这个长度,并不容易,为此也付出了不少。
罗先生 求助人 :
我从小就喜欢,就有这个情结。年轻的时候,长不了胡子,到自然40多岁的时候,开始留胡子。留到现在,大概有20多年,从来没剃过。做手术的时候,医生说你不能留胡子,要刮掉的,否则要感染的,我说这个事情我自己负责,我就是不要刮胡子。
但如今,罗先生最大的烦恼
也是来自于这些胡子
因为人脸识别系统一直都无法认证
罗先生现场演示,登陆随申办、市民云小程序,一到人脸识别环节,屏幕中就反复提示,请勿遮挡嘴巴。最后因超时,没有一次认证成功。
求助人 罗先生:
我办了好多证,都没有一个通过的。只要是刷脸的我都过不了,给我造成很大麻烦。人工要排队,要排很长,办不了。如果关云长活到现在,张大千活到现在,齐白石活到现在,他连个证都办不了,因为他们都长胡子。
记者从小区居委会了解到,之前,有工作人员曾帮罗先生办理加入社区云小程序。可最后,也是因为通不过人脸识别,没法办理。
包斯静 临汾路299弄居民区社工 :
"社区云"在加入的时候,有涉及到人脸识别的功能,是因为这位叔叔有络腮胡子,导致人脸识别一直通不过。试了很多次,十几次都没有成功。
临汾路299弄居民区社工 包斯静:
我们其他一位居民也是这个情况,面部有遮挡,就是没办法通过人脸识别,也有十来次,起初没有成功。后来好不容易通过了,把胡子刮掉了。
胡须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留不留、留什么样子,都是个人喜好,也是个人自由。为了避免人脸认证屡次失败带来麻烦,当然可以选择直接刮掉,这最省事了。但在求助人罗先生的心里,长胡子老者的这个形象,是他的一种情结。而且他已经为此付出了25年时间,就连生病做手术都没有剃掉。
陆雷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 :
我们认为可能他原始的留在公安系统的底图的照片和他现在的容貌差距过大,导致识别失败,也有可能是人脸识别的算法上。
为了首先排除,公安系统底照和真人容貌的差距过大,2月20号,罗先生重新拍照,录入了身份证照片和信息。一个星期后,拿到了新的身份证。3月3号,记者又来到罗先生家,请他再次登陆随申办进行人脸识别。
罗先生又继续尝试
登陆某银行app
结果同样没通过
求助人 罗先生:
重新办了身份证,结果和身份证毫无关系,还是进不了,一样的,这就是一个程序设计上的系统问题,系统上的缺陷。
这就让人更困惑了
原先我们都猜测
可能是留胡子和没留胡子之间
脸部的差异太大了
现在罗先生都已经重新拍了身份证照片
为什么还是通不过呢?
↓↓↓
专家认为,排除身份证底照识别的问题,人脸验证仍旧未通过,说明算法技术上还有待提升。
陆雷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
人脸识别的算法有很多,它有几种导致技术的可能性,第一种大胡子改变了整个轮廓,造成他下巴等识别要点,无法识别,第二个就是因为这样大胡子的人在它案例库里比较少,在人脸识别的算法里并没有把这种情况涵盖进去,导致我这方面的算法不用精确的话,今天这个案例出现了,我们也希望相关的技术部门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专家还指出,容貌改变并非个案。比如,年纪变大导致面容细节发生变化,包括整容也属于个人自由。应对这些变化,可以在人脸识别之外,再探索新的途径。
郑磊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教授 :
人围绕技术转,还是技术要"以人为本"。当机器不能识别他的时候,应该是机器来适应人的习惯,而且是合理的一些习惯,像留胡须,或者其他面容上一些装饰。
第二,可以增加一些其他补充的技术,比如说声音识别,那么也可以给他一种选择。用户有选择权,可以选择一个对他最方便的方式。
在使用人脸识别的过程中
你有过哪些有趣或尴尬的体验?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如果你有“急难愁盼”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
两种途径呼叫
同心服务坊记团
①长按识别或扫描海报
左上角二维码
即可下载看看新闻APP
进入报料专区
②长按识别或扫描海报
下方二维码
《新闻坊》“同心服务平台”
求助、咨询、意见、建议
同样一键直达
编辑: | 许露露 |
视频编辑: | 须志洋 |
摄像: | 高原 |
责编: | 李丽洁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