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国,不是5年前、10年前、20年前的中国。而大部分欧洲人,依然保持着他们过时的、刻板的印象。”
这是比利时欧盟亚洲事务研究所的CEO顾爱乐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和我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欧洲人不了解中国呢?
国际奥艺委顾问委员会主席吉诺维斯先生和我解释说,即便是有文化的欧洲人,也有一种所谓“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因为殖民时代,因为工业革命,因为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很多欧洲人习惯了处于世界的中心。即便外部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依然无法跳脱这一视角,对中国更是知之甚少。
两位老先生都是“知华派”。顾爱乐先生1978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吉诺维斯先生则告诉我,他一年要来中国三四趟,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两位老先生一致认为,欧洲目前的对华认知,有待提升。欧洲对华认知,存在偏差,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除了吉诺维斯先生提到的“欧洲中心论”之外,更大的问题,可能在于部分欧洲官员认知的“美国化”。
近年来欧洲跟随美国,对华坚持所谓的三重定位,同时将中国定位为“伙伴、竞争者、制度性对手”,既想要对华合作,又想要遏制中国发展,再加上近期所谓“去风险”的错误导向,导致欧洲的对华政策自相矛盾,游移不定。
政策的制定,当然也来自于决策者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因此,搞好中欧关系,归根结底还要纠正认知上偏差。
如何纠正?两位老先生也开出了他们的“药方”,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加强交流的重要性。
顾爱乐先生表示,强调对话,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以增进对欧洲和中国关系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吉诺维斯先生则表示:当你不认识的时候,你总是害怕,认识带来理解,可能还有热爱。如果我们抛开偏见,我们可以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边走边谈,然后看到每一种制度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当然,加强交流只是第一步,转变思路可能更为重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欧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实力正在发生变化,“东升西降”的趋势也愈发明显。
在一些特定领域,中国制造的新优势,的确给欧洲造成了压力。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电动车关税问题,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
但对于欧洲来说,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违背市场原则,或者拉帮结派搞“小院高墙”,而是想办法提升自己,又或者,是和中国一起,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合作的动力。
此次有幸采访到顾爱乐和吉诺维斯先生,是因为6月20日,中国学的世界对话•比利时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两位老先生都是重量级的与会嘉宾。
而论坛的主题也正是“中国学与欧洲的中国观”,近60名中外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推进中国学研究,推动中国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借助这样的交流与对话,有助于重构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提升“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层次和水平。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可能带来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但无论读懂中国与否,都不可能视而不见。
因此,疾呼认识中国的声音,也在世界舞台上日渐响亮,世界进入了一个需要睁眼看中国的时代。当然,凡事都有过程。在采访的最后,顾爱乐先生也很诚恳地表示,请再给欧洲人一点时间吧。
编辑: | 陈维琴 |
美术编辑: | 金礼玮 |
责编: | 章一叶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