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私下换汇有风险 外交部:莫因贪小利成洗钱帮凶

时讯

2019-03-13 17:26:22 外交部领事司

日前,近百名在英国中国留学生的银行账户因涉嫌洗钱被冻结,该事件引起媒体普遍关注。无独有偶,前段时间,西班牙也发生了大量中国公民账户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包括限制使用柜员机、禁止国际汇款、冻结账户、甚至直接要求关闭账户等。


据有关驻外使馆了解,部分留学生账户被冻结的罪魁祸首可能是“私下换汇”或者帮助别人换汇,有关账户因异常变动遭当地警方怀疑涉嫌洗钱而被冻结调查。


长期以来,因汇率更优惠、换汇门槛低,包括留学生在内的海外中国公民私下换汇习以为常。但是却往往忽视这背后的的风险,给自己在当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一、私下换汇可能遭遇诈骗


去年以来,中国驻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等使领馆多次发布提醒,称接到中国公民求助反映遭遇换汇诈骗。诈骗分子往往以“优惠汇率”为诱饵对受害人进行诈骗。受害人多通过朋友推荐认识诈骗分子,在微信群中与对方联系,轻信对方发来的银行转账截图,导致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


二、私下换汇涉嫌洗钱犯罪


私下换汇最大的隐患在于无法保证对方资金来源合法性,易沦为洗钱链条的一环。在各国加大对洗钱案件查处打击力度的背景下,犯罪团伙利用留学生来实施洗钱活动屡见不鲜。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断加大打击包括洗钱在的金融犯罪活动的力度。英国高度重视打击洗钱犯罪,是世界上最早通过刑事立法打击洗钱犯罪的国家之一。去年10月成立国家经济犯罪中心,打击严重有组织经济犯罪。西班牙也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力度,严查偷运巨额现金、代购奢侈品变相帮助洗钱等行为。同时,大力强化对银行监管。当地银行一旦发现账户资金往来有可疑之处,很可能采取冻结账户、无理由销户等手段。


如银行账户使用较随意,资金往来频繁,就极易引起当地银行监管部门警惕。如被调查人员无法证明账户资金来源的合法性,可能面临钱款被没收、罚款、行政处罚等,甚至陷入刑事犯罪诉讼当中,直接影响在当地求学、就业、征信、签证申请等。


三、私下换汇也涉嫌违反中国法律法规


根据200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予以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金额3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9年2月1日生效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的违法行为做出了更详细更严格的解释,其中明确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从中国有关法律法规中不难看出,如海外中国公民私下换汇,无论是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宝微信等平台还是当面交易,均涉嫌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的行为,达到一定数额的,构成非法经营罪,或将面临罚款、拘役、5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更严重的刑事处罚。


四、海外中国公民应提高防范意识


外交部领事司提醒海外中国公民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规避有关洗钱风险。


一是务必通过正规合法渠道换汇。要全面了解并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所谓以“优惠汇率”换汇的行为要保持警惕,务必通过银行等合法渠道换汇。同时,要避免小额多次存款等有洗钱嫌疑的行为。


二是在帮他人代购、置业等行为中如涉及大笔资金,应事先要求对方提供证明其资金来源合法性的证据。


三是如账户被冻结,请积极配合调查,与银行等有关方面保持沟通,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银行提出的合法合规的要求,应予以积极配合。对于银行服务缺失甚至涉嫌违法的情况,特别是涉及歧视的言行,应坚决予以反对并妥善维护自身合法维权。


四是中国驻外使领馆将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协助海外中国公民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但也不会包庇任何违法犯罪行为。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外交部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2天前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3天前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2025/09/14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罗永浩炮轰西贝 预制菜之争不应止于口水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1:00
从屋顶跳下逃跑 柯克枪击案凶手逃跑视频公布
环球交叉点2025/09/12
00:10
于朦胧坠楼身亡 李泽锋付辛博将头像换成黑色
时讯2025/09/12
01:08
西贝陷入“预制菜”质疑 是消费者与企业的认知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07
演员于朦胧坠楼去世 警方已排除刑事嫌疑
时讯2025/09/11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3:33
以军空袭卡塔尔,真实目标不止哈马斯?
环球交叉点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