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新能源车企骗补比电信诈骗还容易 只因钻了这些空子

时讯

2016-09-14 14:53:34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黄艳琳

【视频】侃爆朋友圈完整版 骗补近百亿?谁来治治新能源车里的大忽悠


2016年1月16日,媒体上一篇名为《消失的新能源车与庞大的骗补产业链》的文章,第一次将新能源汽车骗补这个"潜规则"暴露在阳光下。1月底,四部委宣布正式启动相关调查。222天的调查之后,9月8日,财政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通报结果称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意图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超10亿元,个别企业已被取消整车生产资质,并将补贴追回。与此同时,网上更流传出一份更加详细的骗补汇总名单,涉及93家企业、金额高达90多亿。令人惊悚的数字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骗补套路


两位嘉宾,平日涉猎产经领域较多,对新能源车行业中出现的这个一现象早有关注,在他们看来,此次国家启动四部委联合调查,说明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应有为:既然是四部委联合进行调查,而且是国家发改委的马凯主持,这个级别是比较高的,以这样一种高级别的姿态来进行通报和批评,新华社还发了评论。说明这个事是严重的。但不能说网上流传的这些企业都在里面,我觉得这个还不够严谨,还得看事实说话。


应有为


国家给予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给车企留下时间窗口,帮助其通过技术升级和扩大规模,最终走上企业能够盈利、消费者买得起的市场化阶段。原本这是送上马扶一程的激励政策,然而由于骗补行为的存在,没有换来企业快马加鞭,反而成了人人觊觎的唐僧肉?在两位嘉宾眼中,少数企业利欲熏心固然是主因,但补贴政策该如何细化以及监管本身要如何执行同样需要反思。

补贴政策忽略产业差异、门槛太低人人觊觎

刘远举:比如有车企的两个普通工人出去开一个厂,专门从事电动车的组装,然后就可以通过补贴方式一两年赚很多很多钱。他们从事这个环节,其实是整个电动车产业链中很低端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拼装、组装。但是同样,电池研发这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环节也是能得到补贴。也就是说,现在的话,可能补贴政策比较松。


刘远举


应有为:打个不太妥当的比喻,就像苍蝇闻到了什么味,然后就一哄而上,大家都来了。然后门槛又很低,属于阿猫阿狗什么人都能来,反正国家有钱补,然后搞了几年一哄而散,又往新的地方去了。这个我觉得还是门槛设的太低。你就得门槛设得高,比如说注册资本得到多少,然后资质得到什么程度,或者有没有经验,或者有什么专利。门槛一提高,像这种鱼龙混杂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就会在初始状态就会被淘汰掉。


节目现场


骗补作假太容易、监管执法力度却不够

在这次四部委调查公布的骗补名单上,既有一些小规模的民间车企上榜,但也有“比亚迪”这样知名的车企也来钻空子。在嘉宾看来,这只能说明,作假成本太低,而监管执法的力度却一直不够。

刘远举:对,比亚迪是下面两家子公司借用他们的资质在进行弄虚作假。

应有为:像这种大企业,他一开始也考虑这个是不是不应该做。但看没人管,他肯定也就学了,就变成行业风气了。犯罪成本太低。

实际上,在这次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对于5家被点名的骗补企业已经进行处罚,取消整车资质,追回补贴资金等等。但在两位嘉宾看来,这力度远远不够。

刘远举:这5家企业的确是纯粹骗局,理论上它应该是一个刑事责任的问题。

应有为:对,所以我觉得像你这罚点钱,把钱拿回来,这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惩罚手段,这个应该坐牢就坐牢,该把他企业弄破产就弄破产。我觉得很多问题就是因为法律太不严格了,执法力度不够。你真的要是狠抓,大家就好了。像这种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行为是属于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得追究到当事责任人。还有,这其中个人是不是有受贿行贿的责任?是不是反腐部门也应该介入?毕竟走财政补贴这一块,是有严格的流程的。既然符合这么一个流程走下来的东西还发生了问题,那就要查个清楚。

调整补贴政策 拒绝虚假繁荣

根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201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详细数据以来,新能源汽车每个月产量都在急速上涨。从刚开始的每月5799辆上升到2015年底单月9.98万辆,涨幅高达17倍。截止到2015年底,在中央和地方多项补贴和政策扶持下,1年半的时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就达44.27万辆,使得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近年来新能源车产量及同比情况


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新能源汽车产量的统计数据可见,尽管骗补检查在持续,但也没阻止新能源车月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从2015年以来,每月均保持着1—5倍的高速增长,增速从未下降到100%以下。那么此次国家重拳出击整治新能源车企骗补,是否会对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呢?补贴是否会立刻取消呢?

应有为:我觉得整治骗补对新能源产业是一个大利好。新兴行业起来肯定有一些问题,我们会在发展当中,逐渐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把不规范的规范掉,留下认认真真办事的,好好发展的企业,对这个行业的整个发展环境是有利的,不整治乱象,反而会让劣币驱逐良币。

但是对于补贴是否应该持续的问题,在嘉宾看来,车企获得补贴尽管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但如果给的补贴补错了方向,就会出现问题,甚至是带来失败和浪费。

刘远举:补贴未必是错,但也有一个风险,就是方向怕出错。比如说日本花了很多的钱去搞新一代的计算机,结果还是败给了以英特尔和微软为联盟的这种PC的体系。如果说车企补贴的话,我认为方式应该改善一下。比如把现在的销售前补贴改为销售后补贴,比如补贴多投入到一些电池研发环节,那么一个小的组装企业他就没有资格。所以,我觉得最关键的应该是补贴方式的调整,就是说首先要建立一个比较高的门槛,然后补贴应该更多的投向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环节。国家现在对车企补贴是逐步减少,根据财政部一个表态。好像到2020年要停止。但是我觉得最终还是要看一个市场情况。

应有为:我觉得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整个补贴,应该是慢慢下来,你说短期因为出过事,大举下来,这也不是种理性行为,因为毕竟这还是一个需要扶持的,但是规范好了以后,把水分挤掉一点,那么整体盘子是可能下来一点的。

(编辑:陈佳雯)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财富Knews新能源车诈骗侃爆朋友圈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1天前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3天前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3天前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罗永浩炮轰西贝 预制菜之争不应止于口水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0:09
穿越台湾海峡 福建舰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
时讯2025/09/12
00:30
“老首长,我来看您了”!
东方番茄酱2025/09/11
00:08
3523.67!一图看懂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时讯2025/09/10
00:24
公安网安部门:处罚迪奥(上海)公司!
看呀STV2025/09/09
00:12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12日归国
东方番茄酱2025/09/09
00:12
“两年被家暴16次”前夫获刑11年 当事人:无法接受
时讯2025/09/09
00:07
张庆伟出席朝鲜驻华使馆国庆77周年招待会
时讯2025/09/08
00:08
泰国前总理他信返回曼谷 将于9日听取法院裁决
时讯2025/09/08
00:55
官方通报高校花75万买299元路由器:多人被立案
时讯2025/09/07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