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上海创智学院正式成立,一年来,学院已孵化10家师生创业企业、吸引近5亿元的资本注入。在推动项目从研究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更像是合伙人,接力勇闯AI“无人区”。
今年3月,全时导师冯恺睿加入创智学院,和学生开启了“创新接力”。冯恺睿说,他每天要干20个小时,而他的学生每天干到凌晨3点,另一名学生则早上6点爬起来接力。大家这么拼,是因为冯恺睿和团队正在攻坚的大模型太阳能预报系统,即将上线开源。项目落地后,其性能有望跻身世界前列。
通过“核心师资+产业协调+动态兼职”的灵活模式,学院联合31所参建高校、科研机构,汇聚了一批具有创新锐度的“实战型师资”力量,开放的生态也让科研变得更具“内驱力”。
在创智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叶宇翔看来,创智学院的这段经历,能帮助他投身市场浪潮参与激烈的行业博弈。学院全时导师印真认为,同学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问题、打螺丝、写代码,在这样紧密互动的氛围中,新的想法往往更容易碰撞涌现。
学院还搭建了“高密度资源”平台,加快创新成果落地。目前,学院内已建成公共实验中心、创智工坊等700平米核心功能区,智能设计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等在建实验室也即将完成。
上海创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丁晓东告诉记者,学院汇聚了31所全国最好的学校选拔来的学生,他们所要做的就是保障资源密度,涵盖算力支持、语料储备、工程实践配套等关键领域。他表示,通过将这几类资源的密度优势叠加,希望能为学生创造更多成长机会,推动学院产出更丰富的科研与实践成果。
学院成立一周年的大会上,首届“创智未来之星”创业者大赛也同步启动,将为青年创业者搭建从创意到落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鼓励创新人才走在全球AI前沿。
编辑: | 周缇 |
责编: | 张蕴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