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迎来开学日,除了中小学日常返校外,很多小小朋友也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入园“社交”。今年,上海多区实现托班全覆盖,家门口就能上托班,其中,部分还首次迎来了18到24个月的小月龄“托班生”,有的托班还直接开进了创业园区里。
早上八点半,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已经热闹得像个“游乐场”。 “别一张小胸卡。”在今天新入园的托班小朋友中,有9名是 18-24个月的低月龄小学员。刚满18个月的“六一”,是其中最小的。因为孩子早产,儿保医生建议家长让宝宝尽早接触集体,来刺激大脑发育,因此,听说18个月即可入托班后,六一爸爸爽快报名了。他观察后发现,孩子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分离焦虑,适应得还不错。
让宝宝慢慢融入集体生活,正是园区主打的“渐进式陪伴”教育理念。专业老师还会从小朋友的反应,来给家长提供家庭喂养建议。静安区妇幼保健所儿保医生医生蔡晓峰表示,他们会关注孩子的动作、语言发育等情况,并解答家长关于喂养和生长发育的疑问。
看着宝宝们在老师陪伴下,玩得不亦乐乎,没有意想中的“哇哇大哭”,让“暗中观察”的家长们松了口气。目前,对18个月到24个月的小月龄学员,幼儿园采取的是半日托模式,且允许家长陪伴,一个月后,家长可以再自行决定是继续“陪伴”或是“放手”。萌萌妈妈觉得孩子在托班吃得好,还能和小朋友互动;聪聪妈妈则希望提升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
今年9月起,静安区的幼儿园全部开设接收两岁孩子的托班,并开始试点18到24个月的小月龄托班。静安区延长路东部幼儿园园长、静安区早期教育指导研究中心主任林丽表示,重要的是生活上的呵护,要顺应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帮助宝宝逐步适应过渡。
除了幼儿园里逐步开设小月龄托班之外,上海还将托育点,开到了科创园区中,来解决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
今早8点,杨浦区长阳创谷里的“托立方”托育点,迎来了首批前来体验的15位“园区”宝宝,这也是全市首个建在园区里的普惠性托育园。23个月的小玉,就是其中之一。妈妈就在园区内的一家外贸商店上班,陪着小玉熟悉了一会后,看宝宝基本能适应,就去上班了。家长刘娜说,只有20米的距离对我非常重要,可以随时来看孩子,又不影响工作。
这个250平方米的托育园,地处园区正中央,周围有200多家企业步行可达。这些前沿领域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正是婚育适龄,对托育服务有极大的需求。流利说工会主席高雅倩坦言,员工在哺乳期结束后、到进入公办幼儿园之前,托育年龄段的照护一直是个空白。
也正是因此,5月起,杨浦区着手在长阳创谷,率先探索嵌入式托育服务新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园区共建、企业众筹的方式,并在办证流程上予以简化。杨浦区教育局托幼科负责人陈磊表示,多部门联动支持,让“托立方”在四个多月内迅速建成。
园内的师资来自一所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并以相对普惠的价格,优先接收园区企业员工 18-36个月的幼儿。有家长表示,有了老师和保育员的专业照顾,他们才能安心上班。托立方托育园教师杨燕说,重点是要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能力习惯。
9月,“托立方”以免费体验,且允许家长陪伴的方式试运行。未来家长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延时托,最晚可以晚上8点再来接孩子。托立方托育园园长应婷婷表示,根据孩子的不同作息,晚餐也可以供应,老师会灵活调整安排。
目前仅这一处托育点,已经有20名家长报名,还有不少前来咨询的家长。据了解,杨浦区计划将嵌入式托育点,向更多有条件的科技园区等推广,这甚至能成为一些企业吸纳人才的加分项。
长阳创谷党支部书记章弘认为,帮助园区爸爸妈妈解决后顾之忧,能让他们更专注工作,家庭也更美满。高雅倩表示,在吸引海内外人才时,对方非常关注子女教育问题,“托育园太有吸引力了,我们招人也更有信心了”。
上海正不断增加幼儿园托班托额,推动托幼服务逐步向小月龄幼儿延伸,同时在社区中开设“宝宝屋”,并支持有条件的产业园区、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托育服务,通过各种灵活多元的服务方式,来解决职场父母的后顾之忧。
编辑: | 张予洋 |
视频编辑: | 王岑峰 |
摄像: | 顾克军王天峰 |
责编: | 李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