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长三角会客厅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问计长三角|养老“自由”如何实现?

2024-03-09 14:08:39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骋

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在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养老这件事,传达出诸多积极信号。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长三角社会民生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


老龄化形势下,老有所养如何保障?面对居家养老、候鸟式养老、异地养老多种选择,长三角老人该如何“花式养老”?


破解人口老龄化深层次问题,长三角又能为全国提供哪些经验和模板?



社区服务升级、数字设备加持,能否为居家养老破局?


营养套餐、馒头面条、砂锅小炒......十一点刚过,上海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食堂里已是烟火气十足,食客坐的满满当当。


丰富的菜色、低廉的价格,不少社区老人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去年年初,社区食堂引还引入了智能结算系统,菜品自动结算、人脸识别支付,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不会使用移动支付的民生痛点,也减少了他们排队等餐的时间。


余丽君,曹杨新村街道的养老顾问,她和记者笑言,养老顾问这个职位,是近几年的新生词汇,原因很简单,社区里老人越来越多。


年近七旬的张老伯,近期发现家中“一键通”为老服务平台无法打开,余丽君忙完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联系上门。


曹杨新村街道常住人口超8万人,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近6000人,老龄化程度在全市名列前茅。如何让老人在社区“老有所养”,是长三角社区管理者面临的共同难题。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磊告诉记者,因为社区大部分老人都是处于独居状态,所以对一些社交需求以及心理关爱的需求比较大,这也是街道工作的难点。


养老政策咨询、上门送药配药、数字设备教学,余丽君被同事称为为老服务“百事通”,去年被评为全市“金牌养老顾问”的她和记者坦言,她和团队每天都“分身乏术”。


不足30位的养老顾问,对应街道三万多老人,难免力不从心。


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老年人主流的养老方式,虽然各地比例有所不同,但大都在九成左右。


因此,中国式养老被形象地称为“9073”或“9064”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6%或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或4%的老人选择入驻机构。


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冯建光认为,现在并不缺养老场所,如何实现养老消费的问题,如何面对老年人真实有效的、又愿意购买的服务需求,是一个最本质的命题。


有数据显示,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上海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特大城市。除了居家养老,这里的老人还能有哪些新选择呢?



政策红利、交通便捷,异地养老能否解决老龄化难题?


安徽宣城一家养老院内,86岁的张奶奶正和护工聊着家常。7年前,她和老伴两人从上海移居至此,选择了异地养老。


楼上楼下都是康复中心,出门就是当地最大的中医院,老人平时种种花、打打牌、聊聊天,一个月近四千元的价格,花销不到上海同等级机构的一半,吸引了不少长三角老人来这里养老。


大城市养老机构住不下、三四线城市养老机构住不满,尤其是“沪上养老”成本高、空间有限,老年人渴望逃离“钢筋水泥”的城市。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在上海的老人中高达19%。


这家养老机构主要针对失能失智老人,他们的生活起居大多需要护工照料。他和记者坦言,尽管硬件设施做好了充足准备,但政策上还差一口气。


安徽颐爱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源告诉记者,目前的痛点在于长护险还未打通。


刘源和记者算了一笔账,在上海申请长护险的失能失智老人,享受补贴后每月照料费用与当地支出相差不多,价格没有绝对优势,还要远离亲朋好友,吸引力不足成为必然。


在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冯建光看来,因为长护险的是一个新兴的产物,评估标准尚未统一,各地的服务内容和结算标准也有差异。


要大范围的吸引老人过去,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为打通异地养老的“最后一公里”,2021年,上海市医保、民政等部门就开始着手推进长护险延伸结算试点工作落地,截至2022年底,已启动三批延伸结算试点拓展工作,目前试点覆盖苏浙皖三省12个市,机构总数达32家。


与此同时,示范区三地还在积极探索“养老机构服务与管理”标准以及“老年照护评估”标准互认互通。但养老政策从试点到落地,仍需时日。


冯建光告诉记者,任何的康养项目,本质上就是如何让老年人先能来,来了之后我如何留得住,留得住以后,如何让老年人能够消费,要么为开心买单、要么为专业内容买单。


对于三省一市而言,各地有着不同的特色基础和资源禀赋,如何根据优势设计产品,真正了解并满足老人的需求,仍需细细打磨。

编辑: 王骋
责编: 赵歆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养老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6
普京观看二战电影时 难掩情绪眼圈发红含泪
时讯3天前
00:26
中方发布会: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时讯3天前
00:26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遭打脸 专家:印度不想第三方掺和
时讯2025/05/11
00:12
国际问题专家:印度膨胀得很厉害!
时讯2025/05/11
00:19
专家:水资源是印巴谈判关键 冲突不能伤害人民
时讯2025/05/11
00:57
巴方称致瘫印度70%电网 王强:若属实绝非小事
子午观潮2025/05/10
00:10
印军方喊话“不想升级” 称巴军队正向边境调动
一眼看天下2025/05/10
00:15
普京红场阅兵讲话:赞扬英勇的中国人民!
时讯2025/05/09
00:10
《喀秋莎》响起!俄罗斯女兵在红场接受检阅!
一眼看天下2025/05/09
00:13
莫斯科红场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走来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09
00:08
印巴激战!巴宣称有50名印军丧生 伊朗外长访印
一眼看天下2025/05/08
00:40
印巴交火范围会否扩散?杜文龙: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子午观潮2025/05/08
00:09
红旗车开往克里姆林宫 中俄领导人举行会谈
一眼看天下2025/05/08
00:08
普京:“胜利日停火”已生效 乌方称3天不够至少30天
看现场2025/05/08
02:13
独家专访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环球交叉点2025/05/07
06:01
金融监管总局:尽快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时讯2025/05/07
02:28
上海这些商场外贸商品卖爆 消费者:买得真尽兴
东方新闻眼2025/05/06
00:13
破局者|商场集体护盘中国制造!不卖美国 转内销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00:08
印巴连续交火之际 伊朗外长到巴基斯坦了
一眼看天下2025/05/05
11:53
记者直击:红场阅兵仪仗队彩排现场全是中国人?
环球交叉点2025/05/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