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64年建院以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始终秉持“公溥仁心,济世臻程”的院训,将社会责任与医疗使命紧密结合。1947年,医院创办全国第一家汽车流动医院,用道奇卡车改造的微型医疗单元远赴苏州、杭州、南京等地开展巡回义诊,一年出诊60余次,单日最高诊疗1100人,成为我国成建制送医下乡的“鼻祖”。
济世为民,薪火相传
在抗美援朝期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先后派出7批共34人次的医疗队奔赴前线救护,展现了一代代“公济人”在国家需要时的勇敢与担当。
无论是抗震救灾、疫情防控,还是国际医疗援助,上海市一始终勇挑重担,走在最前。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已七十多岁高龄,仍坚守临床一线。回顾历次应对突发呼吸道传染病时,他和团队仅凭纱布口罩反复清洗消毒使用,仍义无反顾守护患者。他表示:“呼吸科团队理所应当走在防治前沿。任何时候国家需要,我们定会挺身而出。”
市一医院还连续多年承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保障任务,展现了中国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国际形象。
公益同行,健康同享
2006年,医院率先在松江区创建南部院区,成为上海首家落户远郊的三甲综合医院,为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供成功范例。
作为上海市唯一冠名“上海市红十字医院”的医疗机构,医院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人道事业。创设“循浦江之源,筑公济医魂”“公济情暖夕阳”等多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依托血液科、普外科、眼科等优势学科,深入开展“三救三献”工作,包括应急救援、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捐献等,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医院还长期致力于下沉社区与远郊。肿瘤中心主任护师邢红带领团队创新性地在上海建立多个“标准化静脉导管护理社区示范基地”,牵头推动实施共享优质护理项目,荣获2025年南丁格尔奖。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云庆表示:“市一医院作为区域标杆,真正把技术带到社区,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服务。”
担当不仅体现在重大事件中,也融于日常工作的点滴坚守。急诊危重病科负责人王瑞兰说:“急诊医生就要像战士一样,任何时候有需要,都必须冲在前面。”
护士长张明明则用“热爱、奉献、执着、坚守”概括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护理担当。
从1864到2024,从“公济”到“市一”,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人民医院为人民”的初心情怀与使命担当。在党建引领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实际行动诠释何为“大医典范”,在国家需要、人民期盼的每一个时刻,勇担重任、不负使命。
编辑: | 徐子鑫 |
责编: | 赵清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