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全国多地高温创纪录 今年夏天为何这么热?

时讯

2022-07-17 17:07:49 人民日报

7月10日,上海徐家汇站当天最高气温达到40℃,是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年度最早的一个40℃高温日。13日14时30分气温达到40.9℃,追平当地有气象记录(1873年)以来最高气温纪录;


12日,浙江杭州气温突破40℃,创下极端高温最早纪录;全省单日发布54条高温红色预警,打破高温红色预警日发布量最高纪录;


12至13日,江苏地区有两个国家气象站东山40℃、宜兴41.3℃超过建站以来极值,31个国家站12日最高气温刷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值……


最近,中央气象台连续10多天发布高温预警,四川、上海、浙江、江苏、河南、河北等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6月以来,高温事件已持续30天,覆盖我国国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超过9亿人。河北、河南、天津、云南、四川、浙江、新疆等地共有23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共有71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其中河北灵寿(44.2℃)、藁城(44.1℃)、正定(44.0℃)和云南盐津(44.0℃)日最高气温达44℃以上。


6月25日是6月以来高温极值站点最多的一天,其中28个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月以来(截至7月12日),我国平均高温日数5.3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综合强度为1961年以来第6强。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高温事件典型年份有2003年、2013年、2017年等。总体看来,今年的高温事件开始时间早于上述3年,影响范围和单站最高气温已超过了2003年和2013年。


6月以来(截至7月13日),除黑龙江、辽宁之外,国家级、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布高温预警15008条。


今年夏天为何那么热?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今年6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约0.4℃,为1979年以来最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国家气候中心指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6月以来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


据国家气候中心汛期值班首席袁媛介绍,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带、大西洋高压带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具体到我国,目前正在持续的拉尼娜事件为今年6月以来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根据统计分析,在多数拉尼娜事件次年夏季,副高易偏北。6月下旬以来,副高北抬,特别是台风“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副高加强西伸,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大陆高压相结合,在我国上空形成稳定的暖高压带,进而造成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此外,由于副高携带的水汽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湿度较大,使得体感温度更高。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提醒,相关地区居民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高温天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截至7月26日,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多高温天气。17日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江淮、江南西部和北部沿江、华南西北部等地将出现降雨,高温天气得以缓解,江南东南部、华南东部则持续高温闷热天气。21日之后,南方地区高温将再次发展,范围扩大。国家气候中心预计,未来15—30天(7月31日至8月15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黄淮、江淮、长江中下游等地仍会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公众需关注滚动更新的高温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持续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雇员住宅区 扣押数名工作人员
时讯3天前
01:34
这档综艺已完结 却仍在不断给实体商场“引流”
东方新闻眼2025/10/18
00:57
老人过世留下百万遗产没有法定继承人
案件聚焦2025/10/18
00:08
《隐秘的角落》现实版?服装巨头创始人爬山坠崖
时讯2025/10/18
00:08
以军连夜对黎巴嫩发动12次空袭 巨大火球乍现
时讯2025/10/17
02:31
市场价165万凶宅26.6万开拍万人围观 已有人报名
时讯2025/10/17
00:15
洪秀柱力挺郑丽文:女人不止撑起半边天!
时讯2025/10/17
00:08
湖南一女主播收“炸弹包裹”被烧伤 警方通报
时讯2025/10/16
04:54
文明互鉴成果丰硕!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落幕
魔都眼PLUS2025/10/16
01:06
被抓八年后回到同一小区 男子潜入别墅偷走金条
案件聚焦2025/10/16
00:49
意大利70岁老人装瞎53年 骗取800多万补助
时讯2025/10/16
01:00
直击世界中国学大会 变局中读懂中国与世界
这就是中国2025/10/15
03:23
锚点丨人类如何实现星际通信?他从光中寻答案
锚点2025/10/15
00:10
戴电子脚镣没有不适 蔡正元:这是反民进党的“勋章”
时讯2025/10/15
01:03
《沉默的荣耀》热播引岛内媒体关注 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15
00:10
沈阳禁毒大队长被控走私毒品案 一审获刑3年半
时讯2025/10/14
05:18
恐怖雕塑引争议 艺术表达与公众审美边界在哪
新闻放大镜2025/10/14
00:08
美防长抨击肥胖后这照片火了!网友P图吐槽
时讯2025/10/14
01:56
上海书展旧书市集升级开启 开启书本和建筑“双重阅读”
时讯2025/10/12
00:11
演员白鹿回应因病瘦到86斤 8月全程在治疗
时讯2025/10/1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