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刚走,亚洲立刻变了节奏。
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等活动。2天的会期还包括参加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
这种时间上的“无缝衔接”,怎么看都不像巧合,更像是一种外交信号——在美国单边主义的噪音之外,亚洲选择继续携手共进。

一个重要协议
10月28日,在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方和东盟在吉隆坡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
议定书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从传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领域拓展至数字、绿色、标准、产供链等新兴领域。
除了合作范围不断延伸,3.0版的议定书还在货物、服务、投资市场准入已达到较高水平开放基础上,聚焦规则与合作领域,作出了中国和东盟各自自贸实践的最高水平承诺。
这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协议,说白了就是给中国东盟经贸往来安上一条加速带,让钱、人、货、数据都能更自由地流动,让生意更容易做,手续更少、成本更低。
可以说,这不只是协议文本的更新,而是亚洲经济关系从“互补”走向“共生”的重要拐点。印尼总统普拉博沃的讲话点题,“我们必须深化合作与集体努力,利用RCEP强化区域一体化,提升抵御外部冲击的韧性”。

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不要小看这个升级版议定书,这是为险象重重的世界经济,安上了一颗“稳定器”。
东盟现在是11国,总人口6.76亿,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区,第五大经济体,GDP总量约4万亿美元。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值5.5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人文方面,中国推出“东盟签证”,同新、泰、马三国全面互免签证,与文莱互予对方公民免签待遇……
当前,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正在进入“天时、地利、人和”的战略机遇期。三十多年的合作充分印证了,全球治理绝不应是“一言堂”,而应是“多元共治”,国际合作不应是“唯利是图”,而应是“命运与共”。

特朗普的“亚洲秀”
相比中国不断敞开大门,被舆论称为“特朗普2.0亚洲首秀”的外交行动,热闹表象下尽是算计与焦虑。
在东盟领导人工作晚宴前夕,他高调主持了泰国与柬埔寨的停火协议签署仪式,甚至未抵达就提前在社交媒体宣称“促成了伟大的和平协议”。这场被外界质疑“抢功”的仪式中,他对中国此前的斡旋努力只字不提,让本该是多边共识的和平成果沦为个人表演舞台。
这种表演性贯穿行程始终,但细心者不难发现,他全程缺席东盟峰会核心议题讨论,对APEC框架下的多边合作也鲜少提及,暴露出对地区多边机制的本质疏离。
在美国眼中,唯有自身利益才最值得关注。在马来西亚,他一天内敲定三项协议:与马来西亚的贸易协定及关键矿产协议、与泰国的关键矿产协议、与柬埔寨的互惠贸易协议,每一份文件都暗含美国的利益算计——要么为美国商品打开市场,要么锁定稀土等战略资源供应。
这种“虚实结合”的策略,本质是特朗普应对内外困境的无奈之举。国内层面,联邦政府“关门”已进入第四周,多数美国人将责任归咎于总统;外交层面,加沙停火成果脆弱、俄乌停战毫无进展,多重压力下,亚洲行成为他制造政绩的“救命稻草”。正如评论所言,“他需要拿得出手的协议给选民看,更需要'和平总统'的标签为政治生涯加分”。
一个忙着拍合影,一个在改规则;一个在舞台上喊“美国回来了”,另一个已经开始铺未来十年的经济蓝图。
这让东盟国家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的多极化秩序,必须建立在“共同发展”之上,而非“零和博弈”的消耗性竞争。而中国谋划的这条东方路径,不仅照亮了中国与东盟的未来,更为全球合作提供了务实而深刻的答案。
| 编辑: | 秦扬轲 |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