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杭州余杭小古城村:廿载春秋,“议”出乡村共富共治新图景

时讯

2025-07-30 20:07:09 杭州网

茶山、荷塘、稻田连绵起伏,乐园、露营基地、村咖活力四射……盛夏时节,余杭区径山镇的小古城村绽放着一幅怡然自得的乡村画卷。7月25日,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位新闻工作者探访此地,亲身感受“基层民主协商”在这里绘就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振兴新图景。

2005年1月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小古城村调研时,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的殷切嘱托,并强调“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这一重要理念滋润着小古城村乃至整个余杭区的民主土壤,孕育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基层治理新风尚。

20年来,村民们在百年大樟树下共商村事、集思广益,用最朴实的方式激发出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活力。


“商量”出美好乡村生活

在村口的池塘边,一棵挂着“樟树下议事”木牌的大樟树巍然屹立,诉说着一段段民主协商、共议村事的温情故事。


时间拨回到2003年。当时,原钱家滩、俞家堰、吴山三村合并成小古城村,并村后,原三村村民间出现嫌隙,闹出了一系列令人挠头的烦心事。 比如要新建村道,个别村民极力阻拦,觉得“花老村的钱,便宜了外村人”。

改变,始于2005年初。“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指明了方向。小古城村在区、镇支持下不断完善议事制度并形成“四议六步法”,探索出党建引领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制度,也建立了“樟树下议事”品牌,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和乡村发展步入快车道。


“村里项目建设,小到沟渠填埋,大到土地流转,我们都会在大樟树下召开协商会议,邀请大家来议一议。”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林国荣举了个例子。2018年之前,家家户户的高墙阔门紧裹着庭院美景,挡住了整个乡村的景观视野。为了推动美丽乡村提升改造,村党委决定开展“降围墙、敞心墙”试点。建墙容易拆墙难,如何破题?村党委按照“樟树下议事”的传统,邀请村民代表到百年樟树下协商议事,大家摆事实、讲道理、算大账、话好处,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村民们最终接受了围墙改造方案,降围墙从动议到决议仅用了21天。

如今,村口沿溪而建、总长近5公里的绿道,也是按照村民意愿优化的规划走线。一头连着杭长高速路口,一头连着村道的双向单车道,宽敞平整的康庄大道让村庄焕然一新,村民们都说,家乡越来越现代,年轻一辈更愿意留下了!


“这是我们村的‘传家宝’。”林国荣指着村口“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十个大字自信地说:“我们村现在环境好了、村民富了、游客多了,都靠它啊!”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围棋天地》编辑王锐边走边看,不时驻足记录。她感慨道:“村民们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下过上了幸福生活,这无疑是乡村治理的大智慧。一子落,满盘活。小古城村通过一次次‘协商落子’,一步步盘活了乡村发展的整盘棋。每一步都尊重民意,每一手都凝聚共识,最终成就了一片‘活棋’,一片生机勃勃的乡村新天地。”


“商量”出活力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中,小古城村大力发展新型乡村旅游经济,不断引进现代农旅项目落地,全力打造乡村“美丽产业”。现在的“明星爆款”苕溪营地,就受益于这个民主协商制度。


当时,投资人拿着承包方案找到林国荣,林国荣毫不犹豫地留下一句话:“等我们与村里人议一议再说。”林国荣召集了村委会干部、村集体经济全资控股的杭州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代表、村民代表一起讨论方案,结果,当时的小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我们应该免租金、搞联营、拿分成。”

“免租联营”的方案一度让投资人不解,但很快他就体会到了民主协商的“厉害”。投资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村干部总是和村民们及时出现帮助一起解决问题。就拿营地接电来说,原先估摸着要3个月,在村干部一边帮忙协调有关部门,一边找来本村电工师傅施工之后,1个月就顺利完工了。露营地开业半年便收回了前期投资,2024年仅门票收入就接近百万。


近年来,小古城村充分发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的作用,合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2019年,村里成立小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相继开发古灵精乐园、苕溪营地、农事研学、红色精品教育线路等村属公司自营项目,打造小古城村农文旅运营品牌。据统计,2024年,全村农文旅综合收入超过4800万元,接待游客40万人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1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5.8万元。


在厦门日报社记者宋智明看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不仅下活了乡村治理的“棋局”,更激活了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小古城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就像一盘精心布局的围棋,每一步都讲求落子精准、通盘谋划、长远布局。”


“商量”出乡村未来发展

小古城村所在的径山镇素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的美誉,拥有1200余年的文化历史。在小古城村,连绵起伏的茶园如碧浪层叠,不仅构成了醉人风景,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为了串联整合各村地域文化、生态资源、产业优势,构建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的乡村产业共生共创发展格局,今年,由径山镇打造的大径山未来市集落地小古城村,小古城村也走上与周边村落联动发展的新路子,继续探索“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共生共富路径。

大径山未来市集是一座融合“产、学、研、创”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综合体。它以“茶+”为核心理念,巧妙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以创意形式焕新呈现径山茶文化。游客不仅可以淘到独具匠心的茶主题文创产品,还能亲身体验宋代点茶仪式,感受中华茶文化的雅致与传承;也可以打卡“网红”茶饮实验室,品尝“趣吃茶”系列抹茶新式茶饮,领略传统与潮流的碰撞之美。


另一方面,市集还设立了共富工坊综合服务中心,为径山镇11家工坊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宣传展示、供需对接、技能赋能、创业孵化、直播促销、政策咨询等多个方面。如今,共富工坊已累计培训超300人次,孵化出12名“工坊合伙人”,带动周边300余名农户实现就业增收。这里俨然成为了径山现代“新农人”的孵化基地、乡村技能创富的重要平台。

“希望每一位来到小古城村的人,都可以在这里看见乡村蝶变的模样,感受小古城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的勃勃生机。”市集工作人员林春燕表示,未来市集的打造也运用了众人协商机制,大家对小古城村未来的产业发展作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以研学撬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全域发展”的总体思路,还编制了小古城村未来五年的产业规划。


如今的小古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90余项荣誉接踵而来,成为余杭区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余杭不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一方面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乡村风貌整体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另一方面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议得出幸福,一幅幅产业旺、乡村美、百姓富的壮美画卷,也将在更多的青山绿水间徐徐铺展……

编辑: 王成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杭州乡村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2天前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2天前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09:30
春风习习的地方
时讯2025/07/13
00:52
小乡村迎来“全球合伙人”!
时讯2025/07/07
01:14
夏季村晚+草地音乐节 见证浦锦十年锦绣华章
看呀STV2025/07/03
00:08
朝阳下 党旗映红南海 他们在祖国南疆宣誓!
时讯2025/07/01
05:49
修墙皮搞营商 园区物业老党员马不停蹄的一天
看呀STV2025/07/01
00:35
安徽凤阳通报“3000元厕改补贴被冒领”:村负责人停职
时讯2025/06/29
习近平回信勉励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全体村民 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 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时讯2025/06/29
03:00
心声
看看直播2025/06/06
05:34
瑶光微澜
看看直播2025/06/05
05:55
扁鼓表演《龙鳞天地》 社区达人绽放风采
时讯2025/05/26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