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艺见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文物触手可及,水下考古黑科技!古船出水文物首展

2023-07-09 00:07:51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王珏  刘宽漾

2023年7月8日,长江口二号古船与观众首次近距离见面。半年多前,古船在长江入海口的浑浊海水中被成功打捞出水,大家通过直播画面见到了它的真容,但出水文物和水下考古的黑科技的与公众隔着荧幕,无法最直观和真切地呈现出来。


“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是长江口二号出水文物的首展,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共137件/组展品,包括古船的船体构件、出水瓷器、技术与装备模型等一一亮相,其中95件/组出水自长江口二号古船,包括船体构件及一系列古船出水瓷。



展览首日,观众络绎不绝。开展3小时内,观展人数就已突破6300人。不少学生趁着暑期特地前来观展,一睹出水文物的真容。正在读研一的夏同学从去年开始关注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报道,得知首次展出长江口二号的出水文物,她迫不及待地前来观展。“一般看到的是陆地挖掘的考古,第一次看到这样整船打捞的考古,看到水下的世界,觉得非常新奇,很震撼。”她还向记者展示了她购买的文创产品,“这套明信片背后印有古船打捞和勘探阶段的场景,有版画、油画、写实等不同风格,很有纪念意义。”


在现场,张女士带着儿子用VR眼镜感受水下打捞科技的魅力。张女士说:“孩子对科技、工程领域特别感兴趣,这次特地带他来现场感受,带着VR眼镜我们可以看到展品的拆分图,十分生动。”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目前国内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艘古代木质帆船。2015年在开展上海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发现,于2022年11月21日顺利打捞出水,而后来到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安家”,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长江口二号上有什么?根据考古工作人员的介绍,历年出水的文物主要有木器、陶瓷器与金属器等,其中木器多为船体构件,陶瓷器多为船货。在4个舱室的小范围清理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合礼窑淡青釉水烟罐等大量文物。


此次展览内容分为“起航!古船再现 上海史脉”、“求索!水下考古 中国方案”、“出水!整体打捞 世界标杆”三个单元,以长江口二号自发现以来的时间线索为经,以相关科学技术、历史人文、城市社会课题作纬,讲述长江口二号的三个“故事”——古船的时代和上海城市发展、古船的发现和上海水下考古、古船的打捞和上海科技创新。



进入展厅,首先引入眼帘的是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的四爪铁锚,这件铁锚杆长3.1米、直径8-13厘米,四齿长1.1米,杆顶端有圆环,用来系锚绳。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赵荦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介绍:“这是目前水下考古发现的最大的四爪铁锚。”值得注意的是,这件船锚与船舵均在长江口二号沉船遗址北面发现,“我们一般认为木帆船的船锚应该在船首,船舵在船尾,可能船舵更具有指示性的意义,所以当时把北面定成船尾。”


船锚和船舵为何出现在同一侧?古船如何沉没?这些谜团等待考古人员后续考古发掘揭开。“在遗址形成过程中,船是否产生位移,或者是否受到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影响造成了这样的情景?这是我们研究解读的问题。我们正在做沉船整个生命周期的研究,其中,研究沉船遗址形成的过程非常重要。”赵荦说。


清同治绿釉杯


在另一侧,各种釉色纹饰的瓷器也非常精美。占据展柜C位的这只清同治绿釉杯,底部有矾红彩书写的“同治年制”款,为判断古船的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已出水遗物总计600余件。根据出水遗物与船体的各方面特征判断,该船为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的海上贸易商船。


清同治冬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


这件清同治冬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是此次展出最大的瓷器,俗称“嫁妆瓶”,多见于晚清民国时期,瓶身上是中国瓷器传统纹饰——松下高士图。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助理馆员葛彦介绍:“中间是一个老者在教四周的这些童子读书,这些童子姿势各不相同,充满着烟火气,这也就说明了这件器物是一件民间的作品。”


有趣的是,去年8月,考古人员从这件瓶子中掏出了50件青花团龙纹的小杯。为什么会把50件小杯都放在一件大瓶子中?葛彦说:“这主要是因为船上的空间非常有限,所以通常采用这种大小相套的方式。然而这种大小相套的方式并不是在晚清时候才开始发生,在北宋年间的文献《萍洲可谈》就已经提到,当时的船上大多数装载着瓷器,大小相套,可见瓷器在当时海外贸易中占有相当比例,大批量的器物非常占有空间,所以要尽量节省空间。”


“我们未来在考古发掘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想要去看到更加多的瓷器装载的方式,因为这样的瓷器装载在文献中是非常少的,唯有通过考古发掘,我们才能够了解到当年瓷器是怎么通过这个船装载着运到国外去。”葛彦告诉记者。


清同治宜兴窑刻诗文紫砂壶


在这件清同治宜兴窑刻诗文紫砂壶上,刻有“山水之中 少山”铭文,器底还有“友兰秘制”款。葛彦介绍,“少山”是晚明清初的“紫砂大家”时大彬的号,“友兰秘制”的“友兰”是清代中晚期的“紫砂大家”邵友兰的名字缩写,分属于不同的时代,结合器物的形制,考古人员推测这是一件民间工匠仿制名家款式的作品。 “我们推测当时晚清年间有一种附庸风雅,追求名家的心态。”葛彦说。



在展厅现场还展示了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后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介绍,目前长江口二号古船文保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古船的保护舱建设已经完成,其他的科技检测、科技保护等工作都在进行中。通过展览,观众也可以看到一些进行当中的保护工作,例如展出的实验室的装置,清洗装置、检测装置、各个阶段的样品等。边考古、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让大家去认知我们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



不同于传统的考古展览,此次展览以“古船”为媒介,讲述上海航运图景之外,还呈现了上海水下考古和古船打捞的科技成果。在中国航海日来临之际,引领观众感受上海这座“以港兴市”的城市的历史人文之美。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表示:“长江口二号作为经典案例,可以解剖一带一路,解剖海上丝绸之路,解剖上海的全球贸易,解剖以上海为龙头的东亚区域的文化和贸易的枢纽的故事,能够看到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用三分之二以上的体量介绍了科技赋能考古,尤其是上海在海洋考古学方面的卓越成就, 比如水下机器人、无人艇、水下打捞技术建立起来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技术标准。”



展览在展陈形式和观展体验上也有所突破,利用投影造景等技术将“实物”与“原境”展示相结合,特别设计了裸眼3D展项、雾幕投影、实验室场景、全景式出水媒体show、打捞互动体验等重点展项,带给观众地域、空间、内容相融合的观展体验,沉浸式体验考古“黑科技”。其中,裸眼3D展项首次采用了眼感应光场显示技术,不需佩戴任何眼镜就能实现超高分辨率的3D效果。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推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通过探秘展览、亲子知识秀、儿童光影剧等形式加深观众对展览内容的认识,营造独特的博物馆体验,丰富城市夜间生活模式。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长周群华表示,“奇妙夜活动强调体验感、互动性和亲子友好型,我们想让年轻人,尤其是学生感受到我们上海的科技创新的能力,赋能我们的城市发展与文化事业。”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珏 摄像:刘宽漾 剪辑:王珏 编审:王琳琳 邢维)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考古古船出水长江口瓷器文体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07
“路易号”真成船了?一眼假!公安已介入
求证3天前
00:55
中环内圈金沙江路口因积水封闭管控
看呀STV3天前
00:36
少林寺新住持印乐 曾表示“不评价少林寺商业化”
时讯3天前
00:11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时讯3天前
00:25
少林寺管理处回应:新住持印乐法师已到少林寺
时讯2025/07/29
00:0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此前担任洛阳白马寺方丈
时讯2025/07/29
01:11
14岁少女被陷MCN里 直播经济下未成年人保护困局
东方快评2025/07/29
01:00
北京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因灾死亡30人
上海早晨直播间2025/07/29
00:28
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360余起 查补税款30多亿元
时讯2025/07/28
00:28
中国佛教协会:释永信败坏佛教界声誉 注销戒牒
时讯2025/07/28
00:24
少林寺通报:释永信被查!涉嫌刑事犯罪
时讯2025/07/27
00:46
多名未成年人围殴一男孩 叫嚣“我没16岁欢迎报警”
时讯2025/07/27
00:58
夜线快评:面馆卖茅台,何至集体上头?
夜线约见2025/07/25
00:08
柬埔寨召集多国使节通报局势 泰国:拒绝第三方调停
时讯2025/07/25
00:14
大学生泰国打工失联 朋友曾劝别成《孤注一掷》
叩击2025/07/25
06:40
专家解读:泰国与柬埔寨在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交火
时讯2025/07/25
01:09
上海发布2025年养老金上调方案
时讯2025/07/24
00:09
佩通坦哽咽含泪谴责柬方: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看现场2025/07/24
00:18
第9号台风“罗莎”生成 上海周末雨势明显
看呀STV2025/07/24
01:18
甘肃最新通报:天水市委书记、市长等10人被立案问责
时讯2025/07/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