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岱山岛出发,坐标钉嘴门礁,这一次,将这两座舟山海岛连接起来的,不再只有水路,还有眼下最时髦的通行方式。7月18日下午,随着首架无人机沿此航线,掠过蔚蓝海水,并在12分钟后稳稳降落目的地,长三角海域终于拥有了首条低空物流航线。以首飞成功为起点,联通起沪舟甬三地的10条低空航线也将被渐次“打通”,串点成网。
随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空物流凭借其高效、灵活、受地形限制小等特性,正迎来重要增长机遇。海岛场景天然具备空域条件简单、地面交通受限的特点,是低空物流运输先行先试的理想场景,尤其在解决海岛物资运输时效性、稳定性难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据了解,舟山海域每年8级以上大风影响约40天,导致物资运输受阻,隐性成本激增。此次开通的沪舟甬低空物流商业性试验航线联通上海以及浙江舟山、宁波地区,能够有效突破海岛地面交通的局限,将在岱山海岛的基础建设、物资运送、应急医疗、原油送检、海鲜运输等方面展开探索,有望解决多年来因天气、风力等因素导致的通航及货运受阻问题,为岛上居民生活带来便利,也为后续规模化运营积累宝贵经验。
该航线由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需求牵引、上海交通大学低空经济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赋能、上海万里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运营,三方优势互补,聚焦低空运输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共建长线合作机制,推动产业发展。研究团队联合完成了多岛起降点勘测、梳理了核心物资运输清单,制定了“应急优先、逐步扩容”分阶段计划,成功解决了技术适配、投入共识、空域协调等难题,推动建成了海岛标准化无人机机场,可实现岱山岛到衢山岛40分钟物资运输,完成了国内孤岛工程项目无人机运输“零”的突破。
据悉,该沪舟甬低空航线网络由上海临港至马迹山、马迹山至鼠浪湖、鼠浪湖至岱山、岱山至舟山的10条低空航线组成,均已经获批。舟山至宁波的低空航线也在积极筹备中。这些航线串联起沪舟甬沿海重要节点,是低空经济在海岛海洋场景的突破性探索。它们不仅打通了海岛间的空中通道,更搭建起区域联动发展的新骨架,为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多元场景提供了航线基础支撑。
当日下午,沪舟甬低空航线开航暨2025海岛低空物流产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举行,专家齐聚为长三角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试验航线按下“启动键”,共同探索海岛低空物流运输新范式。
活动中,多项务实举措接连落地。上海万里安航空科技公司落地岱山揭牌、中交三航局与万里安航空科技签约等,彰显了政企研多方联动的决心,将推动海岛低空物流从理论探索逐步迈向产业落地。
上海交通大学与万里安航空科技联合发布《海岛低空物流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阐明了海岛低空物流的独特价值,通过整合技术、政策、场景资源为产业各方提供发展指引,以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发展共识。该蓝皮书提出以数据为基、以案例为证,让海岛低空物流从“试点”走向“规模化”。
上海交通大学低空技术实验室计划同步公布,着力打造沪舟甬低空经济试验区,为行业搭建起前沿技术研发的平台。通过实验室和试验区的建设,致力于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加强标准制定与政策探索,服务区域协同发展。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
上海交通大学“知行”社会实践团多位学子也参与了此次沪舟甬低空试验航线的开通和研究工作。实践团成员全程参与了岛际无人机起降场地的选址和多次试飞,验证台风、夜航等对无人机飞行的影响。后续“知行”实践团将紧扣国家低空经济发展战略,聚焦海岛低空物流领域,深入分析低空物流在特殊场景、提升效率方面的战略价值与发展潜力,并针对技术适配、空域协调等短板提出建议。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市场潜力巨大。沪舟甬低空航线的开通也激励着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投身低空物流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为释放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低空经济战略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编辑: | 戴晶磊 |
责编: | 李鹏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