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少用化肥还能保持产量?中国科学家打开新思路

看呀STV

2024-05-16 19:05:28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朱齐越  林羡德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团队、张余团队以及何祖华院士团队在水稻免疫机制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该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为深入理解植物如何巧妙使用免疫系统这把“双刃剑”协调抗病、共生和生长的平衡奠定了理论基础。



水稻作为主粮,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过度施肥,都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威胁。如何让农民少打农药、少用化肥?中国科学家从植物分子机制角度入手,找到了新思路。



要少用化肥,就要想办法促进水稻自身的营养吸收。植物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一些“真菌”,能够与植物根部产生“共同体”,从而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磷、氮等营养元素。促进这样的“共生”,就能有效提升营养吸收的效率。要少用农药,就要提高植物的自身免疫力。然而往往对水稻造成毁灭性病害的稻瘟病,也是一种“真菌”。对有害真菌,植物要启动自身“免疫”系统,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如何让植物在遇见“有害真菌”时“免疫”,在遇见“有益真菌”时“共生”?事实上,水稻细胞表面有一种蛋白,能够对有益和有害真菌进行区分。理清背后的分子机制,正是破题的关键。



此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调控蛋白,可以对不同信号平衡进行有效调控。在没有“病原”时,可以防止“免疫”过度激活,帮助植物安心“共生”和生长发育;当水稻面临“病原”入侵时,能够启动植物“免疫”反应,抵抗病原菌的侵染。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通过合作利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精确鉴定了调控信号平衡的关键位点,不仅阐明了植物协同调节免疫、共生和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为未来绿色农业生产提供了基因资源。



“不知道‘共生’和‘免疫’的平衡的话,要不就是很抗病,但是‘共生’营养吸收效率会低,要不就是营养吸收效率很高,抗病性却显著降低,如果这个平衡不太好的话,产量可能会降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表示,“这次发现一个‘共生’和‘免疫’双受体的关键调控蛋白,已经和一些育种单位合作,有一些优良的自然的变异已经在开始使用,未来还会进一步尝试,成果有望为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抗病和营养吸收协同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编辑: 朱齐越
责编: 师玉诚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植物水稻中国科学院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1:16
中朝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子午观潮2025/09/04
00:16
中朝领导人会谈 金正恩:感谢中方!赞赏中方!
时讯2025/09/04
00:09
特朗普诬称中俄朝“密谋对抗美国” 外交部驳斥
时讯2025/09/04
00:12
钟南山佩戴“共和国勋章”观礼:非常震撼
时讯2025/09/03
00:09
金正恩与普京会晤 称愿“倾尽一切”帮助俄罗斯
时讯2025/09/03
00:16
抗战胜利80周年!老兵见证中国强大激动起身
看现场2025/09/03
00:17
80年80响礼炮对天齐鸣 仪仗队气势昂扬齐步走来
看现场2025/09/03
00:06
“世纪之行” 俄罗斯总统普京神采奕奕走上红毯
看现场2025/09/03
00:24
天安门广场布置好了!三色观礼包与广场座椅对应
时讯2025/09/02
00:08
中俄签了20多份!普京:俄中关系达历史最高水平
时讯2025/09/02
00:10
中国解放军帅气亮相越南 步伐铿锵!气场全开!
时讯2025/09/02
00:43
这座图书馆 见证国共第二次合作进入黄金期
东方番茄酱2025/08/31
00:09
普京专机降落天津 来华4天 先去上合再看阅兵
时讯2025/08/31
00:09
气场拉满!“中国排面”抵达越南参与阅兵式彩排
时讯2025/08/30
00:41
推广尼古丁袋!投诉鲁迅夹烟墙画的当事人被封号
时讯2025/08/30
00:31
上海男子懵了:缴了停车费还吃罚单?官方提醒
新闻坊2025/08/30
00:16
卢卡申科:我将“奔向中国” 白俄罗斯正全方位向中国学习
时讯2025/08/30
00:13
美军计划向日本部署“堤丰”中程导弹?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9
01:21
外交部:30个欧洲国家近50位贵宾确认出席!
蓝厅之声2025/08/28
00:17
阅兵嘉宾名单没提到西方主要国家 外交部回应
时讯2025/08/28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