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东方番茄酱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身心健康二十条”能有效克服家长“三高”么

2025-05-20 23:30:21 中国教育台

如何培育“身心两健”的时代新人?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如何克服家长存在的“三高”(高保护、高控制、高期待)现象?北京市日前出台《关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五育融合、学校主导、家庭育人、社会参与、组织保障五大部分,提出20项具体措施。其中,同伴、师生和亲子三大关系的培育和优化成为一大亮点。



同伴关系方面,“身心健康二十条”提出,积极支持学生融入学校、融入团体,建立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学伴”等互助机制。在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实验学校,学生们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开展“方寸沙盘中的社交密码”人际交往团体活动,同学们在挑选沙具、布局场景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彼此想法。



师生关系方面,“身心健康二十条”鼓励教师做学生的“大朋友”,建立“师生对话日”“心灵信箱”“午餐面对面”等沟通机制,促进师生双向交流。在北京市丰台区第一小学“情绪故事角”,心理教师借助情绪卡片,引导学生讲述成长的故事和烦恼。家校协同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建立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对此,“身心健康二十条”提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推动“家长会、家长课、家访行”有效落地。



“身心健康二十条”也更聚焦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照拂,提出完善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加强学生发展情况跟踪分析。北京小学在每个孩子入学初始就为其建立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心灵充电站”心理小课堂,记录孩子成长。


除了家校协同外,还要用好社会支持力量。“身心健康二十条”提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精准健康服务。



从“课间一刻钟”到“体育八条”,再到“身心健康二十条”……北京市近年来连续出台改革政策,打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组合拳。专家指出,除了家校社全域护航外,还需建强专业力量,加大心理、学校卫生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配齐配强专职心理教师、校医和保健教师,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 学嵘
责编: 丁桃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身心健康学生心理教师二十条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12:10
入学成绩优异的他为何休学?沉迷游戏是因是果?
叩击3天前
01:34
独家探营淮海路上新医院 大华医院来了
看呀STV2025/07/03
00:58
云南苍山菌子被游客薅秃?“躺板板”警告非玩笑!
东方快评2025/07/03
00:26
佩通坦被停职 泄露录音成泰国国内矛盾导火索
一眼看天下2025/07/01
00:07
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 中国外交部回应
蓝厅之声2025/07/01
01:10
上海飞东京一航班从万米高空急降 氧气罩掉落
看呀STV2025/07/01
00:45
上海创下6月高温日天数之最 将冲击40℃!
时讯2025/06/30
00:29
超长“打工”153天 今天是在大银幕见吒儿最后机会
时讯2025/06/30
00:34
上海下周或冲击40℃ 医生:室内也有中暑风险
时讯2025/06/28
02:03
一条视频讲清楚 带充电宝坐飞机机场怎么查
看呀STV2025/06/27
00:31
女生高考288分全家欢呼 家长:她考得最好一次
时讯2025/06/25
01:31
跪地写检讨引热议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站起来”
子午观潮2025/06/17
中考落幕!转轨读美高,先摸清底层逻辑再决定
海外路路通2025/06/15
00:20
“最美教师”张人利:教育的根本是爱 AI替代不了
时讯2025/06/05
01:12
专业不再限定 复旦招生将新设120个融通交叉学科
看呀STV2025/05/30
00:58
夜线快评:告密者挂彩,谁在背后拱火?
夜线约见2025/05/29
00:45
上海科技节开幕 “好问题”开启科创未来
夜线约见2025/05/18
00:51
17个主题10门学科 小学“跨学科”还能这样玩儿
看呀STV2025/05/10
01:24
“大罢免”纳入作业 台湾清大学生怒退课
双城记2025/05/09
00:57
又见“小黄伞”!“星星的孩子”迎来首届艺术节
看呀STV2025/05/04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