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重点发展的“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脑机接口”被形象地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
吴泓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近期 《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出炉,到2027年将完成3款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和5款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器械注册。
毛庆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目前结合老年健康领域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衔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基于无创脑机接口判别和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天鹅湖”社区诊疗体系从2020年11月开始建立,四川社区居住老年人群队列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
在“零成本”初筛、脑电快速精筛、经颅电-磁刺激干预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由此转化的国内首家NMPA(国家药监局)认证的无线干电极脑电系统“芯脑Quick-20r”MCI诊疗系统计划预计将于2025年10月获发明专利,计划2027年实现设备量产。而基于华西10年研发积累,为我国临床康复场景定制的卒中康复脑机接口设备“魔笛”已进入临床前实验准备阶段。预计将于2027年获得一项NMPA(国家药监局)三类注册证,有望尽快进入临床市场投用。面向社区家庭的肌少症早筛监控设备“胡桃夹子”通过机器学习正在不断提升诊断准确率。
为临床康复场景定制的卒中康复脑机接口设备“魔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管理系统实验室主任、特聘研究员江宁表示,不管身在何处,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设备都能将患者的身体状态指标传回云端,供医生进行分析和筛查。通过将各种便携式设备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未来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设备有望为使用人群,提供在医院类似的诊疗服务。
江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管理系统实验室主任、特聘研究员
编辑: | 彭晔 |
责编: | 丁桃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