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2024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在沪举行

医聊+

2024-11-23 10:23:46 看看新闻Knews综合

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对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意义重大。自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我国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但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为3.73,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为此,需进一步完善机制和体系,创新医疗技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我国少数具备心、肝、肾、胰移植资质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器官移植领域率先开展众多技术创新,完成了全国首例Denys-Drash综合征患儿的亲属肾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肾序贯性的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联合移植”、全球首例“亲属肝”加“废弃肝”双供肝肝移植”,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PS术等。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发展,11月22日,由中山医院承办的国际移植协会(TTS)正式认可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TSS)在上海开幕。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受邀为大会开幕式作视频致辞,国际器官移植学会现任主席John Fung、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等专家受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朱同玉教授担任此次大会的主席并主持开幕式。




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指出,尽管我国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器官捐赠与分配体系,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运作,同时技术创新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采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方法,如中山医院实施的全球首例“废弃肝”肝移植联合ALPSS术等,可以有效扩大供体来源,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缓解当前紧张的供需矛盾。



然而,除器官来源的问题外,移植患者还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他们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但这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免疫系统脆弱的患者,不常见的“机会性”病原体也可能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提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朱同玉教授及其团队在会议中首次提出了“器官移植严重及特殊感染的创新诊疗模式”。该模式包括开发新型诊断体系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及开展BK病毒疫苗研发预防病毒感染等。旨在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来提升患者对抗常见感染的能力,并有效预防罕见但致命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器官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长期生存率。”朱同玉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为未来优化器官移植后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标志着我国在提高移植安全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自2018年起,朱同玉教授带领团队启动了我国首个噬菌体治疗临床试验,取得了78.3%的临床改善率。在此期间,该团队还发表了我国首篇噬菌体治疗案例报告,以及全球首篇关于新冠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噬菌体治疗的案例集和RNA噬菌体治疗的案例论文。2022年,团队发起成立了中国噬菌体研究联盟,并发布了噬菌体治疗及噬菌体制剂质量标准的专家共识和团体标准。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日本关西肾脏移植医疗中心会长,大会名誉主席Shiro Takahara,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张宗伟副主任,中国香港免疫学会主席万钧,Transplantation杂志执行编辑Carla C. Baan,中国台湾器官移植学会前任主席李伯章,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外科学教授Sangil Min等来自全球及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移植领域数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其中40%为国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科研创新、器官损伤与修复、临床免疫耐受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等关键科学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展望未来,中山医院器官移植团队将踔厉奋发,致力于构建“新质生产力”,探索基础理论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并开发国际领先的临床创新技术,以期为更多器官移植患者带来福音。

编辑: 钱俣颢
责编: 董一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中山医院器官移植

全部评论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

推荐视频

00:15
生命有终 光影留痕 今年已有9位TVB老戏骨离世
时讯3天前
01:03
死猪堆成山的罗定之问:监管为何“视而不见”?
东方快评3天前
00:33
“没能带你走完‘这段路’有点小遗憾...”
上海温度3天前
01:04
郑智化道歉了!风波平息但残障设施优化不能停止
时讯2025/10/27
07:15
电商大促“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新闻放大镜2025/10/27
00:09
印度女医生自杀 手掌写遗书控诉警官多次性侵
时讯2025/10/26
00:54
阿庆爷叔看不懂了,足球比赛比的不是球
番茄鱼2025/10/26
00:24
上中路隧道一SUV发动机起火 消防到场前火已熄灭
看呀STV2025/10/26
00:08
游客长城刻字劝不住?警方:构成违法!已立案!
时讯2025/10/26
00:35
上海一景区招人扮演“野人”?景区回应:假的,别上当!
时讯2025/10/24
00:10
委内瑞拉防长:我们的军队是哥伦比亚的后盾
子午观潮2025/10/24
00:08
中方回应欧盟制裁中国大型石油企业:坚决反对!
时讯2025/10/23
03:17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
环球交叉点2025/10/23
00:07
新西兰爆发大罢工 总理怒批:政治操弄!
时讯2025/10/23
00:09
梨泰院踩踏调查公布 与尹锡悦搬出青瓦台有关
时讯2025/10/23
00:46
骨质疏松了怎么办?
医聊+2025/10/22
00:17
郑丽文细数“九二共识”优点:民进党不肯面对现实
时讯2025/10/22
00:31
特朗普称中国不想对台湾发动“进攻”国台办回应
权威发布2025/10/22
00:10
50万交保!陈柏霖、修杰楷走出警局态度不同
时讯2025/10/22
00:29
非机动车闯红灯 “鬼探头”撞车警方判定无争议
看呀STV2025/10/21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