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作为“城市之夏艺术节·上海日”系列的重头戏,上海大剧院原创舞剧《白蛇》在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连演两场。两天共三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伴随现场雷鸣般掌声,这部融合芭蕾与中国舞的原创佳作,不仅让中国传统神话焕发当代表达,也向世界展现了东方叙事的独特魅力。
林肯中心总裁兼首席行政官真理子·西尔弗盛赞演出:“现场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看到这么多纽约人对来自上海的艺术作品如此兴奋,我也感到非常激动。能与国际艺术节一起在这里搭建起文化桥梁,是极其宝贵的事。”
艺术节中心代表杨佳露强调:“舞剧《白蛇》得到了纽约观众普遍的热烈欢迎。这是近年来上海原创舞台上较为优秀的项目之一,它用一种现代的表达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展现给全球观众。”
传统题材焕发新生,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舞剧《白蛇》由导演周可、艺术总监谭元元、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健、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等主创人员联袂打造,在讲述白素贞与许仙传奇爱情故事的同时,更融入深刻的现代主题。
导演周可表示:“我们从传统故事中挖掘宝藏,结合当代人的思想和国际语汇,把白蛇讲成大家都能关心、能感受到的故事。”她强调,《白蛇》的意义不只是一段古代传奇,而是一场跨越文化的精神探索。
谭元元则指出,《白蛇》是一个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原创实验:“所有的东西都是原创的,每一个细节都凝聚了我们的探索和热爱。”
舞美设计高广健在视觉呈现上巧妙拿捏分寸:“有的地方用多媒体强化视觉,有的则留白给演员更多表达空间。《白蛇》最终呈现出一种‘既简约又丰富’的美感,力求既简约又丰富,既赏心悦目又引人思考。”
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在现场表示:“能够把上海本土创作的作品带到林肯中心这样世界级的艺术殿堂,我们非常激动。我们希望这样的艺术探索,能走得更远,被更多海外观众看到、认可。”
双卡司阵容齐亮相,台前幕后精益求精
本轮《白蛇》纽约首演由“巳意组”和“水月组”两组演员轮番演出,展现出极高水准的舞台完成度。
“巳意组”中,刘思睿饰演白蛇、孙佳勇饰许仙、苏海陆与王念慈饰演法海与青蛇。刘思睿坦言:“林肯中心是芭蕾舞者梦寐以求的舞台。能在这里讲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是一种荣耀。”孙佳勇则表示:“表达内心比技巧更重要,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最为珍贵。”
“水月组”的敖定雯与吴虎生分别饰演白蛇与许仙,谭一梅与宋雨饰演青蛇与法海。他们表示,为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全组演员不断打磨动作细节,“随时随地,只要灯光响起,我们就进入状态。”谭一梅介绍:“很多美国观众都惊讶中国舞蹈的灵动与力量,问我们是不是练过武术或者轻功,他们觉得一切都很神奇和新鲜。”
值得一提的是,为呈现最佳状态,两组演员数日来密集排练、反复修正舞台调度,“每个眼神、每个肢体动作,都力求最真实、最有逻辑。”演员们在采访中透露,排练中每一次新想法都会立刻与其他三位沟通,只为呈现更自然默契的角色关系。
中国舞剧“出海”,赢得国际观众赞誉
观众现场反响热烈,不少人表示这是他们首次观看中国舞剧。“融合芭蕾和武术的表演让人惊叹,”观众安娜表示,“不仅精美绝伦,还让我对本不熟悉的中国故事了解了更多。”普瑞希则被古今交替的舞台编排吸引:“现代与传统的无缝切换令人印象深刻。”一位学习芭蕾15年的华裔观众更动情地说:“看到整座剧院为中国舞剧鼓掌,我也深受鼓舞。”
除《白蛇》舞剧外,当天林肯中心还上演了民乐演出《国乐中的十二生肖》,展示了《明日方舟》游戏音乐、街舞、爵士等节目;以及市集互动体验,全面呈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中美艺术机构共同出席活动,并高度评价上海艺术的“国际表达力”。
编辑: | 刘雨阳 |
责编: | 章一叶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