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闻
看看新闻APP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下载APP
登录

⁺

历史

⁺

收藏

⁺

订阅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一线城市已成高楼价孤岛

时讯

2016-01-27 11:22:01 上海证券报

经过调控后,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出现了放缓趋势,但房价分化加大,一线城市仍然地王濒现,住房供不应求,房价持续上涨,二线城市房价涨幅较小,三、四、五线城市住房供过于求,面临较大去库存压力。这种状况还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下去。

  供求关系是影响房价的最重要因素。住房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这些需求对房价的影响又主要取决于人口和资金流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集聚的过程。理论上,人口向城镇的流向呈现梯度趋势,即人口先由乡村流向集镇和县城,再流向省会城市,最后流向发达城市。但在实际上,受制于就业机会、生活环境等因素,农村人口尤其年轻人大都不会选择就近发展,去邻近的县城或其他三、四、五线城市,而会不约而同直奔一线城市。因为那里发展空间广阔,机会多,竞争更公平,还能满足各种需求,提供更好的相互学习条件。一线城市人口流入增多,对房屋需求量就大,加上其土地和房屋供应相对有限,楼市供需关系极度紧张,房价租金上涨空间就大,吸引资金就多。正所谓人追着机会走,资本追着人走。这就是一线城市房价难以下跌的原因。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人口自由流动是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劳动生产率、繁荣经济的最有效途径;人口和经济产出向少数大城市集中是城镇化的基本规律。实践证明,试图通过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尤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既违背城镇化的客观规律,也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保持大城市活力,缓解老龄化难题,实现大城市的持续繁荣与发展。事实上,在实行居住证制度,户籍制度对人口流动的限制作用越来越小的情况下,我国大城市(人口100万至500万)和特大城市(人口500万至1000万)的数量和人口得到快速上升,由1978年的29座激增至2010年的140座,超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也由零猛增至6座,京沪穗深人口规划目标屡屡提前突破。这些都证明,靠行政手段难以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唯有发展卫星城市和城市群,才能有效缓解大城市人口激增、房价持续上涨的压力。

  从住房供给看,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实体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还是中央政府货币的蓄水池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成为消费的需求源头和投资的落实点。于是,在经济景气时,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土地出让金,把卖地造房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借助投融资平台致力于房地产开发,导致二、三、四、五线城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可这些城市的人口和资金却处于流失状态,加大了住房的供求失衡。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几乎成为政府唯一能使上劲的抓手的情况下,二、三、四、五线城市开始出台地方性政策,试图通过发放购房补贴、减免交易环节税费、自主选择户口等措施,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以活跃房地产市场交易。对政府来说,这是对住房去库存、刺激消费别无选择的选择,但想借此挽回房价颓势,怕难以奏效,一些地方的实施效果已够说明问题了。

  采取政府回购商品房再廉租给农民工倒是比较现实。因为城镇化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依靠产业集聚创造就业机会,吸引外来劳动力和其他要素,形成规模经济的过程。城镇化每个阶段都要靠产业发展来集聚人口;反过来,产业集聚创造的就业机会导致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又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有时是偶然因素促成的,如浙江“低压电器之都”柳市、“中国皮革城”海宁、“小商品城”义乌等,更多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靠政府造城运动。

  同时,农民进城或市民化,意味着政府要加大民生和公共服务投入。这就要求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遵循人口、资金和产业流动的市场化潮流,防止盲目的造城运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尤其发挥在地区间大规模转移财政支付的作用,加大对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提高其公共服务职能,以增强中小城市尤其建制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更要鼓励创新创业,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有机融合,以产业集聚带动就业和人口的集聚。

  近年来,除一线城市之外,全国普遍出现实体不振、人口流失、楼盘库存高举的状况,这会促使人口和资金进一步涌向一线城市。从长远看,只要这种人口流向不发生大变化,只要地区间的贫富差异继续加大,以京、沪、穗、深为代表城市的一线城市就会承受更大的人口压力,房价保持继续上涨的态势就不会改变,试图通过限购和严格的落户政策限制人口增长,打压房价,既不仅违背市场规律,也难以奏效。少数二线城市房价会跟随一线城市出现小幅上涨,但大涨可能性很小。而绝大多数三、四、五线城市则要承受比较严重的人口、资金失血效应,住房供过于求,或有更多郊区或新区会变成鬼城,,房价将继续下降。而政策可以施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点赞
收藏
分享
用手机看
关键词: 一线城市高楼价孤岛

推荐视频

00:20
中美经贸马德里谈判最新结果公布
时讯2025/09/16
00:11
美俄乌问题特使朝中国“泼脏水”
子午观潮2025/09/15
00:12
秦始皇派人寻药证据找到了 青海秦代石刻是真的
时讯2025/09/15
01:23
女子崩溃!男邻居对着家门口撒尿!小区里洗澡
新闻坊2025/09/14
00:09
菲律宾屡屡扯旗“联合巡航”?南部战区回应了
时讯2025/09/14
00:09
美刚宣布制裁多家中企 不到24小时中方接连出手
时讯2025/09/13
02:07
东方快评丨预制菜争议再起:罗永浩与西贝的骂战,模糊了哪些真问题?
东方快评2025/09/12
00:56
西贝将就罗永浩言论提起诉讼 预制菜陷舆论风波
案件聚焦2025/09/12
00:29
定标准为何难?专家解读罗永浩西贝预制菜风波
时讯2025/09/12
00:24
记者实探西贝门店 现场下单“罗永浩套餐”
时讯2025/09/12
04:26
刚满周岁!这一学院为何能成AI创新策源主阵地
东方新闻眼2025/09/12
00:29
记者实探翻看西贝冰箱 厨师长展示蔬菜包牛羊肉
时讯2025/09/12
01:43
西贝全国门店已上架“罗永浩”菜单
看呀STV2025/09/12
01:00
从屋顶跳下逃跑 柯克枪击案凶手逃跑视频公布
环球交叉点2025/09/12
00:13
70多年后与战友“重逢” 志愿军老战士止不住落泪
时讯2025/09/12
00:10
于朦胧坠楼身亡 李泽锋付辛博将头像换成黑色
时讯2025/09/12
01:08
西贝陷入“预制菜”质疑 是消费者与企业的认知战?
东方快评2025/09/12
01:05
4架歼-20伴飞 运-20再接30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时讯2025/09/12
06:46
民营血透室为解决患者就业开工厂 三年亏了300万
叩击2025/09/12
03:33
以军空袭卡塔尔,真实目标不止哈马斯?
环球交叉点2025/09/10
看看新闻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投诉建议
  • 友情链接
  • 产品服务
  • 法律条款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上海互联网举报中心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

举报电话:021-62870000

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网络社会征信网
上海工商电子标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1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24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2018]4466-313号 互联网ICP备:沪ICP备10207042号-1 沪ICP备10207042号-4 网视备(沪)02020000020-1号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邮箱:service@kankanews.com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看看新闻APP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1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