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进行了近两年,哈马斯首次提出了主动撤军。
但,妥协换来的不是和平,而是以军更猛烈的炮火。加沙城的废墟之上,一个吞噬阿拉伯世界的野心正浮出水面……
哈马斯“低头”
8月13日,哈马斯代表团抵达开罗,与埃及情报总局局长举行会谈,表示希望尽快恢复加沙停火谈判。
为此,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份妥协方案:哈马斯武装力量将全面撤离加沙地带,以此换取以色列将军队撤至商定区域,“并再次承诺保障人质的生命安全”。
作为交换条件,哈马斯要求与以色列签订书面协议,协议中需包含国际担保条款,确保以色列放弃占领加沙的计划,且不再重启敌对行动。
妥协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目前,加沙地带86%的地区处于以色列军事控制区或“疏散令”范围内,救援组织缺乏进入渠道与物资。以方对避难所材料的进口禁令已持续五个多月,数十万人挣扎在生死边缘。
然而,哈马斯的妥协却被以色列直接无视。内塔尼亚胡向媒体表示,以色列与哈马斯就在加沙地带实现短期停火、部分被扣押人员获释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成过去时”。
据悉,以色列安全内阁已经批准了进攻哈马斯最后两个据点的计划,行动进入“新阶段”。总参谋长扎米尔也下达指令,要求部队“为战事扩大做好准备”。
内塔尼亚胡的“野心”
“拳打”巴勒斯坦,“脚踢”伊朗,顺手还“教训”了一下叙利亚新政府。如今,以色列在中东令人瑟瑟发抖。
信心极度膨胀的以色列,于是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据土耳其媒体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他正在执行一项“历史性和精神性使命”,并表示与所谓“大以色列”愿景联系紧密。
“大以色列”这一概念被用来描述自1967年“六日战争”以来以色列及其占领的领土。但内塔尼亚胡的“愿景”可远不止于此。
虽然具体“大以色列”的范围,各个媒体的表述并不相同,但至少覆盖巴勒斯坦,并涉及现今约旦和埃及的部分地区,甚至包括沙特、伊拉克等国领土。总之,其终极目标是恢复“圣经记载的以色列之地”。
“睡不着”的中东
消息一出,中东国家立刻集体从“睡梦”中惊醒了。
约旦外交部率先发难,谴责内塔尼亚胡言论是“危险挑衅”;沙特王室痛斥“中东不是以色列的游乐场”;阿盟秘书长盖特直指该计划暴露“殖民妄想”。 连与以色列建交的埃及也警告,“若以军跨入西奈半岛,将触发全面战争”……
当以色列的野心越来越大,西方阵营中,一些传统盟友也开始明确转向批评。相比之下,美国的态度显得暧昧。
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再度执政初期,曾高调宣称将促成全球多处停火,对加沙问题也一度表现出推动人道停火的意愿,特别是6月两国共同空袭伊朗以来,特朗普在以色列的“威望”曾经到达顶点。
不过,美国并未使用暂缓军援等手段对以色列施压。某种程度上,特朗普政府的沉默相当于为以色列开了绿灯。
两年前,在加沙街头,当一名记者问一名巴勒斯坦男孩,你长大后有什么愿望时。男孩用清澈的眼神看着镜头,然后用最稚嫩的声音说出了最残忍的话:在巴勒斯坦我们长不大,任何时候都会被枪杀……
当内塔尼亚胡将宗教神话、单个国家民族的愿望、个人的野心置于现代国际秩序之上时,他不仅将以色列拖入空前的外交孤立,更将整个中东推向失控边缘,让中东在硝烟中滑向未知的深渊。
编辑: | 秦扬轲 |
责编: | 赵歆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