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东站下架泡面的消息引发舆论热议。根据报道,8月14日,记者在现场确认,候车厅商店已不再销售方便面,货架被捞面、拌面等替代。铁路部门表示,当前广州东站已全面开行动车组列车,需维护高铁环境的“优质服务”定位。动车组列车依据国铁集团《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规定,方便面属于“可能严重影响列车环境卫生的食品”,因此高铁车站均不售卖,但旅客可自行携带。不过旅客即便自带泡面,也可能面临借用开水被婉拒的情况。
铁路部门强调服务质量无可厚非,但公共服务机构的决策,不应仅依赖内部规则,也应兼顾公众感受与信息透明。高铁是成千上万不同收入群体共同使用的交通枢纽。下架低价、方便、熟悉的泡面,无形中增加了出行成本。尤其是对长途旅客、学生、务工群体而言,这并非“小事”。公共交通空间的管理,需要在“舒适体验”与“多样选择”之间找到平衡点,单纯禁止或单纯放任,都可能引发争议。下架泡面,本意或是为了改善车站与车厢空气质量和卫生环境,也希望有助于引导旅客选择更加“无味、无污”的餐食选择。然而,如果管理措施缺乏配套说明与替代方案,容易让旅客感到“选择被剥夺”,甚至误以为这是“一刀切”的行政命令。
“提升服务品质”并非只有下架泡面这条路可走,铁路部门应尽力在“高标准服务”与“普惠性需求”找到平衡。比如是否可以设立带排风设施的用餐区域,减少气味扩散,确保15元盒饭足量供应,公示餐食成本与库存。考虑引入竞争机制,开放餐车经营权,尝试分层服务设计,商务座配高端餐,二等座提供更经济实惠的普惠套餐。铁路部门在服务体验的升级过程中,需要加强与旅客的沟通,提供多元替代选择,让公共管理既有温度,又有说服力。
泡面在中国人的旅途记忆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食物,更是情感符号。如何在保留这种情感的同时,满足新时代公共交通的环境要求,是管理者需要继续回答的命题。
编辑: | 王成 |
责编: | 谢春 |
剑网行动举报电话:12318(市文化执法总队)、021-64334547(市版权局)
Copyright © 2016 Kanka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看东方(上海)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快来发表你的评论吧